咄咄两小儿,多言空尔为。 后之日无定,不觉心有期。 尺棰探苍溟,俱令傍者嗤。 谁谓不能决,孔丘乃真知。
【注释】 咄咄:形容小儿的啼声。多言:言谈多。尔为:如此。期:期待的意思。苍溟:大海。决:指解决,决断。孔丘:孔子。真知:真正懂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读列子《汤问》一文后有感而作。 “咄咄两小儿”句,写列子与两童子的对话。列子,即列御寇,春秋时代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淡泊。两童子一问列子的学问如何,一问列子的生活情况,列子回答得体,不卑不亢,从容自若
【译文】 子列子感叹说:唉,我住在郑国四十年,国君、卿大夫没有人知道我贤能。 子陵不喜欢读书人,却把粮食送给饥民。 当年他面露饥色,后世却称他是神仙。 【注释】 列子:春秋末战国初哲学家。名御寇,字伯阳,号列子,郑国人(今河南新郑)。曾修道于颖水之阳,隐居郑地四十年。 嗟嗟:叹词,表示感慨。 子列子:指列御寇。 居郑:居住在郑国。 四十年:谓在郑国居住了四十年。 国君、卿大夫:指在朝执政的官员们
这首诗的译文是: 形动而生影,声动而生响。 无动而生有,自然非勉强。 有形必有终,死生互消长。 茫茫天地间,那能常俯仰。 鬼者即是归,当作归家想。 死人为归人,生人行何往。 一人失其家,世必为狂荡。 天下皆失家,曾莫知其枉。 圣人一生死,去来如反掌。 注释: - 形动而生影:物体的运动产生影子。 - 声动而生响:声音的运动产生回声。 - 无动而生有:没有运动的事物也会产生某种状态或结果。 -
【诗句释义】 人生经历大的变化,天地万物都在不停地移动。死亡接踵而至,老年人替代了婴儿。面貌、颜色、智力和形态,都随着生老病死而变化。随生而来就随落,不再是婴儿时期的模样了。这其中的变化是人们无法察觉的,只有到了后来才明白过来。 【译文】:人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天地万物都在不停地移动。死亡接踵而至,老年人替代了婴儿。面貌、颜色、智力和形态,都随着生老病死而变化。随生而来就随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