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兴忽不惬,山蹊策杖游。
林深树叠影,溪涨水重流。
对酒愁先醉,看花老却羞。
平生倚楼意,搔首转悠悠。
暮春山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幽兴忽不惬,山蹊策杖游。
林深树叠影,溪涨水重流。
对酒愁先醉,看花老却羞。
平生倚楼意,搔首转悠悠。
【注释】幽兴:幽深的兴致。忽不惬:忽然不称心了。蹊:小路,指山间小道。策杖:手执拐杖,这里代指步行。林深处:树林里。叠影:重叠的树影。涨:水涨。重流:水流得又快又急。对酒:面对酒。愁先醉:忧愁的心情使人先感到醉意。老却羞:年纪大了反而羞愧。倚楼:登高临下的楼。搔首:用手指抓头发。悠悠:怅惘、无端地徘徊。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当时诗人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而被捕,押到浔阳
暮春山行 不具看花眼,萧然绿暗村。 贫来疑笔砚,老去信乾坤。 日澹树无影,潮回草有痕。 诗成鸥没处,鸦外又黄昏。 注释: - 不具看花眼:没有心思欣赏花的美丽。 - 萧然绿暗村:形容山村景色荒凉、阴暗。 - 贫来疑笔砚:指贫困之时,连笔墨纸砚都显得珍贵。 - 老去信乾坤:形容年老体弱时,对世界的感知更加敏锐。 - 日澹树无影:太阳光线很淡,以至于树木的影子都消失不见。 - 潮回草有痕
诗句释义 1 棠梨白似白头人:描述棠梨的颜色,如同白发的老人。 2. 如雪开时已暮春:形容棠梨花的盛开如同冬天的雪花一样洁白,同时暗示春天已经过去。 3. 寒食野花惟见汝:在寒食节这天,除了你(棠梨),其他野花都看不到了。 4. 乱随蝴蝶扑车轮:比喻棠梨花随风飘落,就像蝴蝶扑向车轮一样。 译文 暮春时节,山行间看到棠梨花开如雪,而春天已经结束。 寒食节这天,除了你(棠梨)
注释: 暮春山行:春天的傍晚在山中行走。暮春,春天将尽之时。 鹃花为我血殷红:杜鹃花的红色如同我流下的鲜血一样鲜红。 朵朵清明涕泪中:每一朵杜鹃花都如同我在清明时节哭泣的泪珠一样。 望帝春心终不死:望帝(杜宇)的春心终究没有死去,他的魂魄依然徘徊在这片森林之中。 幽林处处是蚕丛:幽深的森林中到处都是被蚕吃光了叶子的树丛。幽林,深深的森林。蚕丛,一种生活在古代四川的毒蛾,传说它以树木为食
暮春山行 小艇出横塘,西山晓气苍。 水车辛苦妇,山轿冶游郎。 麦响家家碓,茶提处处筐。 吴中好风景,最好是农桑。 翻译: 在春天的傍晚,我乘着小船离开了宁静的横塘,远处的西山上笼罩着淡淡的晨雾,显得苍翠欲滴。 那些辛勤劳作的水车妇人们,她们在田间劳作的身影,显得那么坚毅而美丽;那些乘坐山轿出游的男子们,他们的欢声笑语,仿佛是春天最美的乐章。 田野里,麦穗儿在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马色林间路,山花作阵飞。东风如有意,吹去点征衣”等进行赏析。 “暮春”是时间,表明时令在暮春;“山行”是动作,表明作者正在登山;“马色林间路”是地点,表明作者正在山林之中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