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推循吏,周邦重鲁儒。 庭中无滞讼,身后有遗书。 生为忘家窘,形因治郡癯。 天人同一理,好恶不应殊。
【解析】 “汉代推循吏,周邦重鲁儒”:在汉代推举贤能的官吏,周代崇尚鲁国的儒士。这句诗中,汉代推举贤能的官吏,周代崇尚鲁国的儒士。 “庭中无滞讼,身后有遗书”:在庭院中没有争执诉讼,死后留下了书信。这句诗中,庭院里没有争执诉讼,死后留下了书信。 “生为忘家窘,形因治郡癯”:活着的时候忘记了家庭贫困,身体消瘦是因为治理郡县。这句诗中,活着的时候忘记家庭贫困,身体消瘦是因为治理郡县。 “天人同一理
【注释】 《挽乡守楼宗簿》:挽,慰问。乡:乡里,故乡。守:官名,即县令。楼宗簿:指作者的朋友,可能是同姓或同族的人。赤立:穿着朝服站立的样子,形容其忠心耿耿、尽责尽力。节用:节俭,减少开支。为馀:剩余的财物。垂橐:垂挂在衣领上的钱袋,指钱财不多。穷阎:贫苦人家。有裤襦(rú):穿得起粗布衣服。杜门:闭门谢客,指作者因故闭门谢绝宾客来访。蒙枉顾:被错怪或受到委屈。易箦(zéi):装好竹席等待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