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龙道已成,升降得自在。 渊无百尺深,窍穴通沧海。
【注释】 蛰龙:冬眠中的龙。道:指龙的脊背,也指龙的形体。升降:指龙的升腾和潜藏。自在:自由自在。渊:深水潭,此指龙的脊背,也比喻人的心胸。百尺深:比喻心胸狭窄。窍穴:洞穴、孔道,比喻人的思想。沧海:大海。比喻广大无边的世界。 【赏析】 《龙渊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中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龙在自然界的形象及其特点,同时寄寓了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全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
龙渊二首 爪牙了不露,谁能见其踪。 超忽变化处,即此是真龙。 【注释】 爪牙:爪、牙,比喻龙的角。 了不:完全、一点也不。 超忽:超越,突然而迅速。 变化处:变化的地方,指龙潜藏之地。 即此:就在这里,指龙的潜藏之地。 真龙:真正的龙。这里指蛟龙。 鉴赏: 这首诗写龙的神态。前一句说龙之爪牙虽然锋利,但它从不显露出来,让人无法看到它的踪影;后一句说龙的形态超逸而变幻无常,在它所变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