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正明,夜半飞紫琼。
拂袖天上去,揽衣朝太清。
缥缈黄金阙,迢遥白玉京。
离离百宝幢,袅袅九华旌。
箫韶起碧落,散花飘群英。
翱翔鸾鹤舞,清彻云璈声。
凌凌九霄寒,风露薄青冥。
弱水三万里,仙路眇蓬瀛。
不赴瑶池宴,相约董双成。
吹笙骑凤凰,飞上芙蓉城。
游仙曲
相关推荐
【赏析】 《游仙曲》,乐府《清商曲辞》旧题。相传为汉武帝李夫人所作。此诗描写了诗人想象中遨游月宫的神奇境界。全诗以夸张和幻想构成,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首联:“中秋月正明,夜半飞紫琼。”写秋夜之月,其光如玉,晶莹皎洁,照亮了整个天空。此时,诗人仰望明月,仿佛看到它化作一只巨大的紫色神鸟,在夜空中自由飞翔。 颔联:“拂袖天上去,揽衣朝太清。”诗人伸手一挥,便化作神仙,向天而去;接着又伸手拉住衣服
注释:我曾经陪伴仙人萼绿华,随风飞入上清家的仙家。 离别后想要寄送金光草,海上青鸾隔着彩霞。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游仙生活和情感的诗歌。诗中通过“曾伴仙人萼绿华”表达了诗人曾经与仙人一起游历仙界的经历和感受;“随风飞入上清家”则描绘了仙人飘然而至、神秘莫测的场景。接着,诗人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别来欲寄金光草”,这里的“金光草”象征着诗人对仙人的思念之情;而“海上青鸾隔彩霞”
【注释】 万里遥天:形容天空广阔无际。片月明:指月亮明亮。玉皇:天上的主宰,即玉帝,道教尊称天界最高统治者,也泛指神仙。 开宴会蓬瀛:蓬瀛是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的合称。这里是说玉帝在天上设宴招待神仙。 琼浆:美酒。归玄府:归入仙府,即成仙。 鹤背瑶笙四五声:鹤背上的箫声四起。这里以鹤比喻仙人。瑶笙:用美玉制成的乐器。四五声:四下里传来的笛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仙境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 【注释】 游仙曲:一种古代乐府诗体,多咏神仙事,多写仙境、幻想或游仙之兴。凌虚:超脱尘世。大罗天:佛教谓欲界之上为色界,色界之上为无色界,色界最高层有四大部洲天。大罗天即第四天的天帝所居。 译文:形容如鹤蜕如蝉,一夕凌虚去杳然。隔断红尘三万里,阆风吹上大罗天。 赏析:此篇写仙人游仙的情景,表现其超凡脱俗的飘逸之美。“如鹤”“如蝉”,写出了人的形貌
蕊珠宫殿玉宸君,身上霞衣五色文。 不用骖鸾过碧海,凤箫声里驾红云。 注释:蕊珠宫是一座仙境中的宫殿,玉宸君是仙界的主宰者。他身上穿着霞衣,衣服上绣有五色的花纹。他不需要驾着鸾龙去越过碧海,只需在凤凰的箫声中乘着红云飞来飞去。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神仙在仙境中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非凡的地位和生活享受。他身披五彩霞衣,无需驾驭鸾龙,便可自由穿梭于仙境之中。而他的生活中也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注释】 游仙曲: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多写神仙之事。 列仙:指仙人。 羽衣霞佩:用羽衣和霞帔装饰的服饰。去:离开。 邯郸梦:指魏文帝曹丕的《与吴质书》中“梦见衣服皆白,举头见桥梁之上有一人卧食,甚号呼姓名,问之不悟,已而寻索无所见。”后用以比喻一场空欢喜或一场幻梦。 几:多少。 洞天:道家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即仙境。 【赏析】 此诗首句点题,以云里骑龙访列仙起兴,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浪漫精神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其形式和内容都符合传统诗歌的格式。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 1. 踏碎烟霞谒帝乡,空中鸾鹤自回翔。 - "踏碎烟霞" 表示诗人行走于云烟缭绕的仙境之中,形容他的步伐坚定,如同踏碎云雾一般。 - "谒帝乡" 是指向仙界的皇宫进贡,表示诗人对仙界或神界的尊敬和向往。 - "空中" 指天空中,表明动作发生在空中,即神仙所在之处。 - "鸾鹤自回翔" 描述了神仙们的飞翔场景
诗句解释: 1. “偶别玄都玉笥班” - 这是在形容诗人偶然离开玄都玉笥,离开了仙界。 2. “却藏名姓到人间” - 这描述的是诗人突然回到现实世界,隐藏了自己的真实名字和姓氏。 3. “须臾跳入壶中去” - 这表达了一种瞬间的感觉,诗人仿佛从一个世界跳跃到了另一个世界。 4. “白日青天何处还” - 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迷茫和困惑,不知道何时才能返回。 译文: 我偶然离开玄都玉笥
注释:仙宫的银台和珍珠树是仙家之物,绮阁上的晴娇四照花也美丽无比。 不用安妃裁剪蜀锦,多剪赤城霞光作衣。 赏析:此诗以绚丽的笔法描绘出仙家的瑰丽景象,表现了仙境的美妙与神秘。诗中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仙境的美丽与人间的差距,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注释】 青溪:指清冷的溪水。白石:指白色的石头。胡麻:即芝麻,这里用来比喻白色。香暖瑶池九影花:形容香气扑鼻,令人心醉。九影花:相传是一种名贵的花,这里代指珍贵的花。见说元都无甲子:传说唐朝皇帝年号元和(唐宪宗年号)没有纪年。甲子:干支纪年之一,古代用以记时。春天常住阿环家:春天总是留在阿环家的。阿环:即杨贵妃,唐代四大美女之一。 【赏析】 《游仙曲》是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神仙游历
【注释】 胡麻:芝麻。香暖瑶池九影花:传说中瑶池里有一种仙草,名叫九疑,它散发出一种幽香。春光常住阿环家:传说春天的景色常在西王母的宫殿里。阿环:西王母的别称。 【译文】 清溪边的石头上长满了芝麻,那香味暖和了瑶池里的九个影子花。传说中说玄都宫没有甲子,春天的景色总是住在西王母的宫殿里。 【赏析】 《游仙曲》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之一。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注释】: 黄竹:《楚辞·大招》中有“余幼不及兮,思灵保兮”的诗句,其中“灵保”,即指仙人。黄竹,这里指代仙人的乐器。 写歌钟:《楚辞·大招》中说:“奏九韶兮成曲,钟瑶簴以鸣龙。”这里用“黄竹写歌钟”比喻歌声悠扬,美妙动听。 十二重:指十二层高楼。这里形容秦台楼阁高耸入云,十分壮丽。 琪树:《太平御览》卷六二引《博物记》云:“西天竺有大树名琪树。”这里指仙界的奇花异果。 巢孔雀
这首诗描绘了仙境中的美丽景色和仙人的日常生活。首先,诗人通过“仙人所居在蓬岛,门前一色金明草”这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仙人居住的蓬岛景象。接着,诗人又通过“玲珑楼阁十二层,层层但见绿云绕”这句诗,让我们感受到了楼阁的精致和美丽。 在“中有雪肤花貌人”一句中,诗人描述了楼中的仙女们,她们有着洁白的皮肤和美丽的容貌。而“手把芙蓉掩翠颦”则生动地描绘了仙女们优雅的姿态。此外
【注释】 天衣:仙女的衣裳。云初拂石:像白云那样轻轻地掠过石头。绀发:深黑色头发。琼华:仙界之花。银阙:指月宫。绿波:指月亮。瑶圃(yáo pǔ):传说中的神仙所居之地。玲珑:精致。相结:相连。赤城:山名。鳞鳞:层层叠叠的样子。采香:指采撷仙草,泛指采集仙药。齐侯枣花:春秋时鲁国大夫仲尼曾梦见东周国君齐侯,齐侯赐给他枣木杖。散余白:指枣木杖已朽烂如泥。上元酒盎(àng):上元节时的美酒。澄天碧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及思想感情的把握,注意通晓诗意和重要语句的赏析。此诗是一首游仙诗,全篇用七组意象组成了七个层次,表现了游仙诗人的仙境生活,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的看法。 (1)步星:指星宿,这里借指仙境。七级:指天上的星宿,有七星宿的说法。 (2)瑶碧:美玉。万仞;极高的样子,形容昆仑山高耸入云。劖(qiān 千):凿,开凿。 (3)玉龙:指天河。东逝:向东流去。大河:黄河。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