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汴朝宗地,孤埤只眼前。
谯楼西日淡,戍鼓北风传。
破竹非无计,浇瓜亦自贤。
客愁浑几许,抚剑倚吴天。
都梁八首
相关推荐
诗句如下: 淮汴朝宗地,孤埤只眼前。 谯楼西日淡,戍鼓北风传。 破竹非无计,浇瓜亦自贤。 客愁浑几许,抚剑倚吴天。 注释解析: - 淮汴朝宗地,孤埤只眼前:淮河流域和汴河流域都是北宋时期的重要河流,它们在历史上曾多次成为国家的朝拜之地。诗人通过“淮汴朝宗地”这一表述,描绘了这些河流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而“孤埤只眼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状的感慨,即在这样重要的土地上
注释: 1. 天外纤云尽,山巅望眼遥。 天边稀疏的云朵已经消失,山峰之巅眺望视线遥远。 2. 平淮剪绿野,白塔界晴霄。 平坦的淮河流域如同剪刀一般裁剪着绿色的田野,白色的塔楼仿佛是天空中的彩虹。 3. 客里风光异,吟边物象骄。 在异乡的我感受到了与故乡不同的风景,而吟咏之中也充满了物象的骄傲。 4. 功名它日事,回首兴萧条。 将来有功名的事情,回头望去却感到心情萧条。 赏析:
新居得翠微,景趣自幽奇。 新屋建在山中,环境幽雅。 白石群羊卧,修篁翠葆攲。 石头上群羊悠闲地躺着,修长的竹子摇曳着翠绿的叶子。 山光衔睥睨,云影傍藩篱。 山色映入窗户,天空的影子映在墙上;云雾缭绕在旁边的篱笆旁。 席户无车马,禽猿不更疑。 没有车辆和马匹,禽鸟和小猴子也不会感到惊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居生活情趣的诗篇,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都梁八首 关塞凄凉处,青徐指顾边。如何汉正朔,不尽禹山川。将略轻三捷,天威重万全。诸公不愒日,老子判留年。 【注释】 ①都梁:古地名。②青徐:泛指北方地区。③汉正朔:汉朝的国统。④禹山川:指黄河。⑤将略:用兵谋略。⑥天威:上天的意志。⑦憩(qi)日:虚度时光。⑧老子:指作者自己。⑨判:定,决定。 译文: 在边塞荒凉冷落的地方,青州徐州一带指顾之间就能看到边疆。如何能够使天下一统
路恶惟沙碛,山回忽市廛。 楼台明晚照,花竹暝寒烟。 生事知无警,欢声验有年。 犹嫌武陵遇,不载割淮鲜。 注释: - 路恶惟沙碛:形容路途艰险,只有沙漠。 - 山回忽市廛:山峦环抱中忽然出现市井喧嚣。 - 楼台明晚照:傍晚的阳光下,楼台和亭子显得格外明亮。 - 花竹暝寒烟:夜晚降临,寒烟缭绕中的花竹显得幽静。 - 生事知无警:生活中没有战争或其他威胁。 - 欢声验有年:听到人们的欢乐歌声
【解析】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歌。“都梁八首”是诗人自号,这里指的是他游览名胜古迹时所作之诗,故题为“都梁八首”。全诗描写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其一:“犬吠葱青里,人家竹径深。”此句为第一句。“犬吠”指远处的狗叫声传进了耳中,“葱青”指翠绿。“人家竹径深”,写竹林深处有户人家,家在竹林之中,环境幽静,远离尘嚣,给人一种恬静、闲适之感。 其二
【注释】 都梁八首:指唐代诗人贾岛的《题都梁》(其一)诗。经世蕴:指济世之才。负山:形容志气高远,不愿低头俯就。京尘:京城尘土。缁(zī):僧衣。黄卷:指儒家经典著作。林泉癖:喜爱山林泉石。穷吾不为诗:穷则独善其身。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在洛阳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仕途和名利的追求与现实的不满。 第一句“向来经世蕴”表明作者一直怀抱着济世之志向,想要为国家效力
注释: 都梁八首:指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诗被后人称为七言绝句中的第一声。 年年汉臣节:每年都是汉代大臣的节日。 春雁与同归:春天的大雁也随着人一起归来。 番俗尊华服,皇家后武威:少数民族的风俗崇尚华丽服饰,而皇帝的威风却胜过了武功。 市中斜毼贱:市场上的丝绸价格低廉。 水外拂庐稀:城外的水边很少看到有茅草屋。 南北皆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