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墨才为一饱谋,还因跋疐赋休休。
南州习俗难驯扰,北客迂疏易悔尤。
世味辰星今落落,归心风旆正悠悠。
知非况自五十九,为问衰翁底更求。
再次韵二首
相关推荐
诗句翻译: 1. 铅墨才为一饱谋: 在诗的开始,"铅墨才为一饱谋",这里用"铅墨"和"一饱"表达了诗人为了生计而努力工作的情景。这里的"一饱"指的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铅墨"则是文人用来书写的墨水,隐喻了文人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四处奔波的辛苦。 2. 还因跋疐赋休休: "还因跋疐赋休休","跋疐"在这里可能是指旅途中的颠簸或者是生活中的挫折,而"赋休休"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放弃的心态
诗句翻译与赏析 深入解读宋代诗歌魅力 1. 诗作原文 自揖高人拥鼻吟,湖滨诗酒便论心。 天教联绶同民社,日许挑灯订古今。 刺眼未妨翻着袜,跃炉宁问不祥金。 简编自有千年计,迟子追还正始音。 2. 译文对照 自谦地向高士敬仰并深吸一口气后,我湖畔品鉴美酒谈论人生。 上天赋予我们相同的职责和使命,每天共同研究古代文献。 即使眼睛被刺痛了也不妨翻看袜子,跳跃在炉火中也不畏惧询问是否吉祥的金属。
【注释】 宋璞:指宋代诗人宋之问。“隋珠”,指隋文帝杨坚曾得到一颗夜明珠,后被宇文化及盗走,隋炀帝杨广又派人追回。这里以隋珠比喻贵重的诗歌。 师陶令:师旷是古代有名的琴师。陶令,陶渊明,东晋时著名诗人。 备有前茅愧楚庄:楚庄王,春秋时期楚国国王,好猎,经常到深山中打猎。他命令部下先头部队进山打柴,自己则在后面督战。后来发现前面有一只老虎,就命令部下把老虎打死。部下说:“大王,我们跟老虎距离太远了
注释: 欲辔青骢试小行,拥衾待得晓窗明。 端知霁日浑无价,可信啼鸠识未萌。 胜处风烟堪一醉,是家池馆擅双清。 不忧儿辈妨人乐,倚赖诗豪五字城。 译文: 想要骑马去试试小道的景色,抱着被子等着天亮后看窗外明亮。 真正懂得晴朗的天气没有价值,但相信那啼叫的鸠鸟已经感受到了春天还未到来的气息。 那些美丽的风光和风景令人陶醉,家中的池塘和亭子都显得格外清新。 不用担心孩子们会妨碍我们的乐趣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韵》。 首联:郡政只今多暇日,名园欲到指苍茫。 注释:如今的政治事务不多,有闲暇的时候;想去的名园在远方,一片茫茫。 赏析:首句以“郡政”与“名园”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政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的向往。第二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想要前往名园的愿望,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田园生活的追求。 颔联:能诗有客怜侯喜,好士惟公继郑庄。 注释:善于写诗的人喜欢结交朋友
【注释】 何妨:不妨,没关系。墅:别墅。抢榆:榆木,此处指榆树。 后车:后车的声韵。 鄙吝:小气。 鸥鹭:水鸟。语笑:交谈嬉笑,这里指鸥鹭在水中的嬉戏。松筠:松树和竹子,这里比喻高洁的品格。寒清:寒冷清白。斜川集:即《咏怀八十二首》中的“斜谷之阳”。帝城:指京城长安。靳(jìn):吝惜;不轻易施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杜甫在夔州所作。前半部分写近宅之游,后半部分写远游之志。全诗风格清新明快
注释: 1. 问舟初立柳汀沙,云日升空渌影斜。 译文:询问小船刚刚停泊在柳树和沙洲之间,白云飘荡天空,绿色的影子斜照下来。 2. 诗橐耻随金埒客,蔬肠未厌玉川茶。 译文:诗人的行囊因为跟随那些富贵人家而感到羞耻,但仍然喜欢喝玉川山的茶叶。 3. 青湖波外方游女,翠幄丛间亦晚花。 译文:在青湖的外围有正在游玩的年轻女子,而在翠绿色的帐篷下也有盛开的花朵。 4. 小待春归箫鼓静,还容襆被款禅家。
注释:尘世中谁能免除奔波劳碌,鹭渚和鸥沙都是曾经的盟誓之地。 过去的林逋漫写了千首诗,遇见圆泽就领悟了三生三世的缘分。 敲门与僧窗共进晚餐,斫句依然保持着清透如镜。 身世已抛在春梦之外,更在文字上寻找讽刺和评论。 赏析:此诗通过诗人自己的内心感受,抒发了对红尘世俗的超然态度以及对文字才华的自信。诗人以“尘中谁定免营营”开篇,表达了自己对于尘世纷扰的看法,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雪神不袖嘘枯手,嗣岁丰登预告成。 泚笔径烦书上瑞,载涂况已沸欢声。 骑驴有客搜新句,扶路何人趁晚晴。 一笑与渠分乐事,的知琼露胜宜城。 注释: - 雪神不袖嘘枯手:雪神不用手吹落枯萎的树枝,预示着新的一年丰收和繁荣。 - 嗣岁丰登预告成:明年将是一个丰收的年份,这是通过上一年的天气状况所预示的。 - 泚笔径烦书上瑞:在书写的时候,常常需要记录吉祥的征兆,这象征着好运和幸福。 - 载涂况已沸欢声
诗句释义: 1. 吹花舞絮才俄顷,可待区区刻楮成。 - 吹花舞絮:指的是风中的花瓣、柳絮被风吹起的景象。 - 俄顷:片刻,一会儿的意思。 - 区区:此处用来形容事物小而简单,微不足道。 - 刻楮成:将纸张雕刻或刻画成各种形状,这里比喻制作纸制品。 2. 催动江梅傲春意,喜听冰箸滴阶声。 - 催动:推动、促使之意。 - 江梅:指江边的梅花,常用于春天,象征着坚韧和高洁。 - 傲春意:不畏严寒
【注释】 南州:指唐朝。南州是古代对长江以南地区的泛称,三楚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三个郡地,即陈、蔡、许三国之地。西国:指吐蕃。一秦:吐蕃在唐时曾一度称帝,故称吐蕃为“一秦”。有爵与縻(mí):有爵位的人和投降的人。亡命贼:逃亡作乱的人。具官臣:《汉书·朱云传》中说:“公车令史朱云上书谏曰:‘臣闻‘龙蛇之蛰,以存其身;神龟能见梦于元珠,鱼鳖得水则化。”言“龙蛇之蛰”犹人之于仕也,人君诚能开纳忠言
诗句释义: 1. 深秋蔓草接天涯,极目飞鸿没远沙。 - “深秋”指的是深秋时节,通常指秋天的中后期。 - “蔓草”可能指的是草丛,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长满蔓生草类的植物。 - “接天涯”意味着延伸到天边。 - “极目”表示目光所及之处。 - “飞鸿”指飞翔的大雁。 - “没”在这里是“消失在”的意思。 - “远沙”指远处的沙滩。 2. 绿水青山长送目,汀兰岸蓼各生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