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咏汤

瑶草收香,琪花采汞。冰轮碾处芳尘动。竹炉汤暖火初红,玉纤调罢歌声送。
麾去茶经,袭藏酒颂。一杯清味佳宾共。从来采药得长生,蓝桥休被琼浆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莎行·咏汤》是宋代张炎创作的一首词。在这首诗中,张炎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境界,体现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下面将从多方面展开介绍: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踏莎行·咏汤》创作于宋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歌赋在当时社会占据着重要地位。
  • 个人经历:虽然有关张炎的生平资料不多,但其诗作反映了他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1. 诗歌原文
  • 瑶草收香,琪花采汞。冰轮碾处芳尘动。竹炉汤暖火初红,玉纤调罢歌声送。
  • 麾去茶经,袭藏酒颂。一杯清味佳宾共。从来采药得长生,蓝桥休被琼浆弄。
  1. 主题内容
  • 自然之美:诗中通过对瑶草、琪花、冰轮等自然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热爱。
  • 人生哲理:通过“一杯清味佳宾共”等句子,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追求清静高远境界的思考。
  • 艺术追求: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和高雅趣味。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中的意象包括瑶草、琪花、冰轮等,这些意象既美丽又富有象征意义,为全诗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梦幻色彩。
  • 语言典雅:诗的语言优美,用词考究,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倾向和艺术追求。
  • 结构严谨:诗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前后呼应,使得整首诗既有内在的逻辑性,又有外在的节奏感。
  1. 赏析鉴赏
  • 意境深远:诗中营造了一个远离喧嚣、宁静致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 情感真挚:诗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深沉,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读来令人产生共鸣。
  • 艺术创新:虽然诗的内容看似简单,但在形式上有所创新,采用了词这一体裁形式,使得诗歌更加精炼和易于吟诵。

《踏莎行·咏汤》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词作品,更是宋代文化的缩影和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能够领略到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