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靖风流百世长,吟魂依旧化幽芳。
已枯半树风烟古,才放一花天地香。
不肯面随春冷暖,只将影共月行藏。
悬知骨法清如许,传得仙人服玉方。
梅花二十首
介绍
。
“梅花二十首”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组诗,共20首,每首5句或6句不等,内容多为咏梅、写景和抒情。
《梅花二十首》
第一首
- 梅花开遍江南岸,
- 纷纷落尽雪纷纷。
- 花开花谢几度春?
- 风吹雨打皆无情。
- 梅花开遍江南岸,
第二首
- 一枝独秀凌寒风,
- 始见梅花先报春。
- 梅花虽小无芳泽,
- 疑是仙人冰雪中。
- 一枝独秀凌寒风,
第三首
- 雪压冰封天地白,
- 花开雪落两相融。
- 何须红粉争春色?
- 千树万枝皆
- 雪压冰封天地白,
相关推荐
梅花二十首 和靖风流百世长,吟魂依旧化幽芳。 已枯半树风烟古,才放一花天地香。 不肯面随春冷暖,只将影共月行藏。 悬知骨法清如许,传得仙人服玉方。 注释:和靖是北宋隐逸诗人林逋的号,他的一生以梅为伴,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这首诗表达了林逋对梅花的深深眷恋,他宁愿在寒冷的冬天保持高洁,也不愿随波逐流,改变自己的本性。 已枯半树风烟古,才放一花天地香。 注释
【注释】 数花:点数梅花,暗喻梅花的芬芳。疏疏:形容梅花开放稀疏,不繁茂。 便成佳景:即使成了美丽的景色。荒凉:荒凉冷落。 穷谷:偏僻的山谷,指寒冷的地方。 影落寒溪:梅枝的影子落在了溪水中。 自倚风流高格调:自己欣赏自己高洁的情操。 唯消质素淡衣裳:只有穿着朴素的衣服。消:通“销”,消磨。 霜月:指月光下如霜一样的冷月。无复:不再。庄周蝶梦狂: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自由自在地飞舞
泠泠涧水石桥傍,春正浓时风味长。 注释:泠泠的水声在山间回响,涧水潺潺流过石桥旁。春天的气息浓郁,梅花的韵味悠长。 清介终持孤竹操,繁华不梦百花场。 注释:梅花坚守清白的品质,如同孤独的竹子一样坚韧不屈,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它不羡慕那些花团锦簇、争奇斗艳的场所,保持自己独特的芬芳。 描来月地前生瘦,吹落风檐到死香。 注释:梅花如画般美丽,它的影子落在地面上,显得格外消瘦。即使风吹雨打
梅花二十首 冻花无多树更孤,一溪霜月照清癯。 终身只友竹君子,雅志绝羞松大夫。 白玉都拚雕作蕊,黄金不惜撚为须。 亦知世有春风伴,问万花中著得无。 【注释】 ①“冻花”二句:梅花虽在冬天开放,但因天气寒冷,花瓣凋落不多,所以更显孤傲高洁,一枝独秀。 ②“终身”二句:以梅花比喻自己,说只有竹子才是我的知己朋友,因为竹子的品格高雅;而松树虽然也是高风亮节,但毕竟比不上竹子,因此宁愿与竹子做伴。
【注释】 孤芳:指梅花,因为其不与众花同开,所以称孤芳。嫌杀:讨厌的意思。浑:全。群芳:众多的花。雪满山坳,月满塘:形容冬夜的景色。山坳:山沟,水边的凹地。月满塘:月光洒满水面。韵士:指诗人自己。不随世态:不随波逐流。仙姝:美人。犹作古时妆:还保持着古代的装束。避羞:躲开。春忌清高:春天忌讳过分清新高雅。不主张:不喜欢。何妨绝供给:没有什么妨碍。地僻:地处偏僻的地方。绝供给:断绝供应。饥来
梅花二十首 政尔寒阴惨淡时,忽逢孤艳映疏篱。 金紫气味无人识,玉雪襟怀只自知。 竹屋纸窗清不俗,茶瓯禅榻两相宜。 花边不敢高声语,羌管凄凉更忍吹。 注释: 1. 政尔寒阴惨淡时:在这个寒冷阴暗的时节里。 2. 忽逢孤艳映疏篱:忽然遇到了一朵孤独的花朵,在稀疏的篱笆旁绽放。 3. 金紫气味无人识:金紫色的香气没有人知道,形容梅花的香气不为人知。 4. 玉雪襟怀只自知:如同玉般洁白的胸怀
诗句原文 千林冻损积阴凝,一点春从底处生。 玉色独钟天地正,铁心不受雪霜惊。 孤芳若与东君背,数树能令南纪明。 醉后惟愁踏花影,青鞋不敢近花行。 注释解析 - “千林冻损积阴凝”:描述树木在严寒中依然屹立不倒的景象。 - “一点春从底处生”:比喻梅花如同春天的嫩芽一样,在寒冷中顽强地绽放。 - “玉色独钟天地正”:梅花的颜色如同玉石一般纯净而高贵,它独自享有这份美丽。 - “铁心不受雪霜惊”
数株如玉照寒塘,无日无风自在香。 谷冷难教春管领,山深自共雪商量。 已成到骨诗家瘦,不卖入时宫样妆。 乱插繁花花下醉,只应我似放翁狂。 注释:数株如同美玉般的梅花静静地矗立在寒冷的池塘之上,无论有没有阳光照耀,它都能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冬天的谷地难以让春天去管理,山间深林自有雪花与之商量。已经凋零成骨的诗人因诗而消瘦,不愿意像那些迎合世俗、刻意打扮的人那样卖弄风情
以下是《梅花二十首》的赏析: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梅花的高洁品格和孤傲气质展现了作者对高尚情操的追求。诗中的“行尽荒林一径苔”描绘了一幅荒凉山林中小径的景象,而诗人在竹林深处找到了几枝盛开的梅花,这一细节不仅为诗歌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也象征着在艰难环境中依然能找到美好事物的美好寓意。 诗句“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表达了梅花不愿与雪相媲美,更不愿借助东风来展示自己的美丽
【注释】 阆风乡:阆州,今四川阆中。古代传说阆州有阆山,山上多风,故称阆风乡。 铅华:涂在脸上或头发上的白色粉末。 羌管声声:指羌笛的悲鸣之声。 【赏析】 《梅花二十首》,是北宋诗人林逋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诗。 “天然标格阆风乡,薄薄铅华淡淡妆。”开头两句写梅的品性:梅花天生就有一种高雅的气度,仿佛是阆州的阆山一样,自然清雅,不事雕饰。“薄薄铅华淡淡妆”则写出了梅花素雅淡丽的外表。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我才种下梅花,就已经觉得它很特别。它的清香被我分派给了新写的诗篇中。 - 注释:梅花 - 指未开花前的幼苗。梅花二十首 - 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种下的梅花的二十首诗。 - 译文:我刚种植的梅花就觉得很特别,我的清香已经分派给了我新写的这首诗。 2. 我闲时手持酒杯站在微风中的地方,独自一人倚靠在栏杆上等待月亮升起的时刻。 - 注释:闲持杯酒 - 形容诗人在闲暇的时候。 -
在解析这首《梅花二十首》之前,了解作者张道洽的背景及其时代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张道洽(1205年~1268年),字泽民,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他是理宗端平二年的进士,并曾在广州司理参军及襄阳府推官等职。张道洽的一生充满政治波折,但他的作品却以高洁的品德和独特的审美视角著称。 这首诗是张道洽对自己所欣赏的梅花的赞美诗,其内容主要表达了梅花独特的清冷之美和孤高之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与注释:
梅花二十首 天寒花信未能灵,伫立通宵户不扃。 小萼欲争天下白,数条独向雪中青。 肯教旅雁寻常见,未许游蜂取次经。 一片唯愁污尘土,寒苕和月扫中庭。 注释: 1. 天寒花信未能灵:天寒花期尚未到来,花朵未能盛开。 2. 伫立通宵户不扃:整夜站立在门边,直到天亮。 3. 小萼欲争天下白:小小的花朵想要争先绽放出白色花瓣。 4. 数条独向雪中青:几条枝条独自在雪中显现出青色。 5. 肯教旅雁寻常见
【注释】 梅花二十首 才有梅花便不尘,和霜和月为精神。 风流晋宋之间客,清旷羲皇以上人。 年后腊前无尽意,水边林下自然春。 万花锦绣东风闹,难浼翛翛玉雪身。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用梅花的高洁、淡雅,来表达自己志行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才有梅花便不尘”:只有有了梅花,才不沾尘土。 “和霜和月为精神”:以霜和月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精神”即精神,这里指高尚的品德。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才有梅花便不村,其人如玉立黄昏。 - 注释:刚一见到梅花,它就不显得粗俗,仿佛是玉石般清丽。在黄昏中显得格外优雅。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村”和“玉”,突出了梅花的自然美,以及它在黄昏中的独特韵味。同时,将梅花人格化,赞美它的高雅和清新。 2. 些些蕊里藏风韵,个个枝头带月魂。 - 注释:每一朵梅花的香气都蕴含着独特的韵味,每一枝梅花上挂着一轮明月的影子。 -
``` 梅花二十首 才有梅花便不同,一年清致雪霜中。 疏疏篱落娟娟月,寂寂轩窗淡淡风。 生长元从琼玉圃,安排合在水晶宫。 何须更探春消息,自有幽香梦里通。 【注释】 - 才有梅花便不同:一旦梅花开放,其与众不同的气质立即显现。 - 一年清致雪霜中:在寒冷的冬日里,梅花依然保持着清新的气质和高洁的品质。 - 疏疏篱落娟娟月:稀疏的篱笆下,洁白的月光显得格外清晰。 - 寂寂轩窗淡淡风
【赏析】 此诗为作者咏梅而作。首联写梅花之白,次联以“风前和我不尘埃”写梅花之傲雪凌霜,三联以“崚嶒鹤骨霜中立,偃蹇龙身雪里来”写梅花之高洁挺拔。最后两句,写诗人对梅花的倾慕之情。全诗用典贴切,意境高远。 【注释】 ①天下无花:指世上没有与梅相比的花朵。②不尘埃:不被世俗污染。③崚嶒:高耸突兀的样子。④舆台:古代官吏乘坐的车,借指高官显位。⑤清溪:指小溪流水。⑥踏月回:踏着月光回家。 【译文】
梅花二十首 几年冷树雪封骨,一夜东风春透怀。 花里清含仙韵度,人中癯似我形骸。 三点两点淡尤好,十枝五枝疏更佳。 野意终多官意少,玉堂茅舍任安排。 注释: 1. 几年冷树雪封骨:指多年寒窗苦读,积累的学问像被冰雪封存的树木一样难以打破。 2. 一夜东风春透怀:形容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温暖和生机。 3. 花里清含仙韵度:形容梅花散发出的清香,如同仙人的韵味。 4. 人中癯似我形骸
注释: 爱疏爱淡爱枯枝,已爱梅花更爱奇。 江路一年春好处,石桥半夜月明时。 蹇驴积雪深须去,破帽严霜打不知。 世上非无好颜色,诗人所赏是风姿。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首句“爱疏爱淡爱枯枝”,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深厚情感。梅花虽然疏淡,但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 “已爱梅花更爱奇”表明作者已经爱上了梅花,但更喜爱梅花的奇特之处。这种奇特之美,使得梅花更加独特和引人注目
这首诗是诗人对梅花的赞美。首句“癖爱梅花不可医”表达了他对梅花的极度喜爱,这种喜爱已经达到了无法治愈的地步。第二句“开教探早落教迟”则描绘了梅花开放和凋谢的过程,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无尽惊喜。第三句“欲知无限春风意,尽在相将暮雪时”揭示了梅花在春风中的无限魅力,以及它在夕阳下与雪花共舞的美丽景象。第四句“竹屿烟深寻得巧,茅檐月淡立成痴”则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