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吹石裂,寒谷自春生。
根老香全古,花疏格转清。
园林千树秃,篱落一枝横。
佩芷兼怀玉,悠然见此兄。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介绍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是宋代诗人张道洽的作品。
张道洽以这首《池州和同官咏梅花》展示了他独特的审美趣味和高洁的人格魅力。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和人生感悟。在阅读时,不仅能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领悟到诗人对自然美、友情以及个人志趣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
【注释】 池州:今属安徽省。 同官:指与自己官职相同或地位相等的人。咏:题咏。 朔风:北风,寒冷的风。 石裂:岩石裂开。 自春生:在春天生长。 根老:树根老。 香全古:香气完全保持了古老。 花疏格转清:花瓣稀疏,品格高洁。 园林千树秃:庭院里的千棵树都光秃秃的。 篱落一枝横:篱笆旁一株梅花独自盛开。 佩芷:佩戴着白芷(一种草药)。 怀玉:怀念美玉,比喻人品高洁。 悠然见此兄:悠然自得的样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含义来分析。 “苔封鹤膝枝”句:苔藓长满了鹤腿般的树枝。苔藓是水生植物,所以此处的鹤脚指代了梅花,以梅拟人。 “流水绕疏篱”句:细流环绕着稀疏的竹篱笆。 “一白雪相似”句:只有那洁白如雪的梅花与它十分相似。 “独清春不知”句:只有这清冷的春日才知她孤寂。 “风流无俗韵”句:梅花的风姿自然超脱
【注释】 池州:今安徽省贵池县。同官:即同年,指科举时代同榜进士。咏梅花:题写梅花诗。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高洁、坚韧和不屈的象征。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池州任上时,与同年生一起咏梅而作。诗中以梅花自喻,抒发了诗人在政治风波中,虽身处逆境却保持节操的坚贞之情。 首联“半枯顽铁石”。这里用“顽铁石”比喻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志气不减当年。 颔联“特地数花生”,意思是说梅花独自开放
【注释】: 疏疏竹外枝,短短水边篱:竹子稀疏地长在竹林外,水边的篱笆又短又矮。 南雪若相避,东风殊不知:南边的雪花如果都躲开了,那东风就不知道它们为何不来了。 兰荃皆弱植,桃杏总凡姿:兰花和荷花都是柔弱的植物,桃花和杏花都是普通的花朵。 坐叹逋仙远,清宵费梦思:感叹逋仙(指陶渊明)已经离开人世已经很久了,夜里只能对着月亮做梦思念他了。 【赏析】: 这是组诗《池州和同官咏梅花》中的第二首
【注】带:有。吟诗癖:爱作诗的习惯。太瘦生:指梅花的枝干瘦弱。姑射:传说中的神仙名。伯夷:古代孤竹君长子,以不食周粟而隐于首阳山而闻名。风骨:人的骨气、志节。宫妆别:指梅花在冬日里,如宫女一般清丽脱俗。涪翁:苏轼号东坡居士,涪翁即指苏轼。唤作:称呼。 池州和同官咏梅:诗人和同事一起咏梅之作。 不带吟诗癖,缘何太瘦生:没有做诗的癖嗜,为什么枝干那么瘦弱? 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皮肤像仙女一样洁白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的诗。“苍虬百岁枝”一句,用“苍虬”来比喻梅花。虬,指盘曲而上的龙蛇之类。百岁,形容长寿。诗人以虬喻梅,表明梅花之老寿。
``` 不与百花竞,春风蓦地生。 故将天下白,独向雪中清。 我辈诗仍要,谁家笛自横。 岁寒堪共老,髯叟十年兄。 注释说明: - 不与百花竞:梅花不与其他花朵竞争美丽和香气。 - 春风蓦地生:春天的风突然吹拂,带来了生机。 - 故将天下白:梅花洁白如雪,是自然界中的白色象征。 - 独向雪中清:梅花独自在雪中显得格外清新、纯洁。 - 我辈诗仍要:尽管诗人追求诗歌的高妙境界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来分析。“有月色逾淡,无风香自生”的意思是:月色越来越淡,但梅花的香气却越出越浓。“霜崖和树瘦,冰壑养花清”的意思是:霜崖和树木已经变得消瘦,而冰壑却养育着梅花的清香。“政尔疏还冷”,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既然这样,那么它(梅花)就显得更为清冷了。“千林成独韵,难弟又难兄”的意思是
雪后半横枝,溪边一带篱。 春从穷腊透,香报老夫知。 淡月弄疏影,嫩寒含令姿。 天涯值西子,牢落慰吾思。 注释:雪后的梅花半挂在树枝上,溪边的篱笆旁开满了梅花。春天从冬天中穿过,梅花的香味传到了老夫的心中。月光下,梅花的影子显得格外清晰,而那嫩绿的颜色中也透露出春天的气息。虽然身处天涯,但梅花的美丽却让我感到欣慰,这让我想起了西施的美貌,也让我更加思念家乡。 赏析:这首诗以梅花为题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殷勤天女供,那复一尘生。 质淡全身白,香寒到骨清。 常留雪中看,遮莫鬓边横。 万古月宫桂,犹吾异姓兄。 注释: ①《全芳备祖》:明代杨基的诗集名。 ②“殷勤”二句:意谓梅花如天仙般殷勤,自然不会沾上半点尘埃。天女:指天上神仙。供,供奉,这里是说梅花像天女一样美丽。那复:何止、哪止。 ③“质淡”二句:意谓梅花质地清淡洁白,香气清冽透骨。质:本性。淡:清淡。身:这里指花的本身。白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古藓护疏枝,幽花发短篱。 唯宜霜月照,莫遣雪风知。 数点玲珑玉,三生洒落姿。 自从窗外见,风味至今思。 注释: 1. 古藓护疏枝:古藓,指苔藓,用来形容植物的年代久远,保护着梅花的枝条。疏枝,指的是梅花枝条稀疏,不密集。 2. 幽花发短篱:幽花,指的是不张扬、含蓄的花,形容梅花的香气淡雅,不刺鼻。发短篱,指的是梅花生长在矮小的花篱中。 3. 唯宜霜月照:唯宜,只适合,只有适合
玉肌元不粟,未怕夜寒生。 雪里孤花发,山中一段清。 译文: 梅花如同玉肌般洁白无瑕,即使夜晚的寒冷也不会使它失去原有的香气。即使在雪地里独自开放,也能散发出清新的气息,展现出山中的一片清凉。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诗人张道洽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同时
【解析】 1. 池州:地名,位于今安徽省池州市。和同官:指和诗人一起做官的朋友。咏:吟咏,题咏。梅花:一种常绿乔木,花朵有白色、黄色或淡红色等。 2. 寒枝:冬日的梅花枝干。“诗情”句,以拟人手法写梅花傲雪凌霜的风姿,暗含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3. “孤鹤”句:借孤鹤自比,表达自己孤独高洁的情怀。 4. 腊前信:即腊月的信使。腊: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农历的十二月。风漏:风声漏出,指风声中传来的消息
【注释】 万壑:指深山中众多山谷。冱:冻结。孤根:梅花枝干,特指梅树的枝条。清:清新雅洁,高洁。水际:水边。舆台:官署。桃李:泛指官员、同僚等。弟:小辈,后生。兄:前辈,前辈者。 【赏析】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是唐代诗人张谓的作品。此诗描写了梅花傲雪凌霜、不畏严寒的品格,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幽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诗人运用比喻手法
诗句如下: 突出一清枝,孤村雪拥篱。 韵无凡眼识,香有自心知。 不是神仙骨,何缘冰玉姿。 看看金鼎实,此味几人思。 翻译为英文为:The supreme clear branch, the lonely village snow encircles the fence. No ordinary eyes can recognize its charm, its fragrance only
【注释】 参透香严境:香严寺,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作有《香严寺》诗。 都无灭与生:佛家语,指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灭的。 平分天女白:洁白的云彩像仙女的手一样平分。 全借月娥清:月亮明亮清澈。 雪屋人家好:雪覆盖着屋子、人家。 霜桥野岸横:结满了霜的桥梁、田野上横卧着的树枝。 天寒倚修竹:在寒冷的天气里,靠着修长的竹子。 齐弟伯夷兄:兄弟俩像古代的伯夷和叔齐一样廉洁自守。
【注释】 ①子真:指陶渊明。《晋书.隐逸传》:“(陶潜,字渊明)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同官:指和陶的官职。 ②和靖:指范成大,号石湖居士,浙江绍兴人。宋高宗时曾知静江府兼广右经略安抚使等职。他一生酷好梅花,有《梅花》诗多首。“是三生”,是说范成大与陶渊明有三世之交。 ③山色:指梅花的色泽。冷愈澹:指寒梅的色泽愈显得淡泊而清幽。 ④月香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读懂诗的大意,然后抓住诗中主要景物,以主要景物为突破口来展开分析。此诗写梅,但又不是单纯地咏梅。诗人先从梅花的枝干入手,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傲骨精神,再通过“花清吟思觉”一句,表现了梅花的清香沁人,使人陶醉其中。而梅花的香气又能使梦中人也清醒过来。诗人在描写完梅花之后,又从雪月写到风烟,由外及内,由景生情
注释 1、村墅:农村的住宅。苔为径:指小径上长满青苔,显得幽静。茅檐竹作篱:指茅屋门前用竹子做的篱笆,显得朴素。 2、神清和月写:指梅花的香气清高,能与月亮相映成趣。 3、香远隔烟知:指花香远扬,隔着烟雾也能闻到。 4、老树:指梅树。有馀韵:指梅花的风姿优美,余香袅袅。 5、别花无此姿:指别的花没有这种姿色。 6、诗:指诗人。味:指风格。似:像,类似。 7、梦寐也应思:指诗人对梅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