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彦衡直讲

日隐天北角,月飞海东头。
清晖到堂除,转觉夜气幽。
睥睨天地间,无物奚为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彦衡直讲》是北宋文学家苏洵的作品之一。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苏洵年轻时因科举考试失利而愤然放弃仕途,转而专心研究古文。他提倡文章要有“气势”和“文辞”,反对空洞的说教和无病呻吟的文风,对当时流行的骈文进行了有力的抨击。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的同时,又融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因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语言平易通俗,叙事详实生动,议论精辟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苏洵的代表作之一是《和彦衡直讲》。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对于学问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学问不应该只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应该注重实际效果。文章还提到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和挫折,强调了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通过这篇文章,苏洵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苏洵的《和彦衡直讲》是一部富有哲理性和教育意义的作品,对于理解他的思想观念和文学造诣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