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鱼歌

西溪观鱼仍开樽,鸣榔隐隐沈烟村。
吾人岂有竭泽意,澒洞四际鱼龙奔。
惊潜初见穿乱藻,亟遁转觉迷深源。
向非驱迫群党聚,罩䍡徒使波涛浑。
巨鳞足供数客饱,银刀琐碎不足论。
吁嗟神物未变化,暴骨砧机宁非冤。
江湖万里厌游泳,失地斗水能为恩。
临流解网意亦厚,诱以芳饵仍争吞。
因悲摇尾向数罟,岂异俯首縻华轩。
慨然投箸起太息,归思已逐冥鸿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打鱼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年)七月,当时杜甫在严武的陪同下,从成都送别友人后,乘坐船只沿江而行三百多里,来到了绵州的东津。在绵州的地方官设宴招待时,他们观看了捕鱼的场景,杜甫便将所见所闻写成了这首诗。

杜甫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人的劳作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渔民们捕鱼的技巧和生活状态。诗中描述了渔民如何利用大网截取江中的鱼类,以及他们在捕鱼过程中的辛劳与喜悦。同时,杜甫还巧妙地通过对比,表现了捕鱼者与鱼儿之间微妙的关系。

杜甫的诗歌以其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其作品往往能够反映出作者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对时代变迁的真实感受。《观打鱼歌》便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它不仅展示了渔民们的日常生活,也表达了杜甫对于农民劳动的尊重以及对自然生态的敬畏。

《观打鱼歌》不仅是一首描写渔业劳动的诗歌,更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创作风格的典范。它通过对渔民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示了唐代社会的一角,同时也反映了杜甫深邃的人生哲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