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观鱼仍开樽,鸣榔隐隐沈烟村。
吾人岂有竭泽意,澒洞四际鱼龙奔。
惊潜初见穿乱藻,亟遁转觉迷深源。
向非驱迫群党聚,罩䍡徒使波涛浑。
巨鳞足供数客饱,银刀琐碎不足论。
吁嗟神物未变化,暴骨砧机宁非冤。
江湖万里厌游泳,失地斗水能为恩。
临流解网意亦厚,诱以芳饵仍争吞。
因悲摇尾向数罟,岂异俯首縻华轩。
慨然投箸起太息,归思已逐冥鸿鶱。

【注释】

西溪:指浙江的西溪。鸣榔:敲击木船,发出的声音。隐隐:隐约。沈烟村:笼罩着薄雾的村庄。吾人岂有竭泽意:我们难道有意要放走这些鱼虾?澒洞:广大无边。四际:四方。鱼龙奔:鱼鳖奔走逃命。惊潜:惊动潜藏的鱼虫。穿乱藻:游动穿梭在繁密的水草间。亟遁转觉迷深源:急忙逃窜,反而觉得迷失了方向。罩䍡(shùn):用网捕捉水中动物。徒使波涛浑:白白地让水波翻涌。巨鳞:巨大的鱼鳞。足供数客饱:足够供应几个客人食用。银刀:银质的刀子。琐碎不足论:细碎不足道。吁嗟神物未变化:感叹这些神灵之物还没有变成人类。暴骨砧机宁非冤:把骨头抛到砧机上,难道不是一种冤屈吗?江湖万里厌游泳:江湖之远,厌倦了游泳。斗水能为恩:用斗量才能计算出它的恩情大小。临流解网意亦厚:站在水边解开渔网,其用心良苦。诱以芳饵仍争吞:用芬芳的鱼饵引诱它们,它们仍然争食不肯离去。因悲摇尾向数罟(gǔ):我因此而悲叹,摇尾巴面对众多捕鱼的网罟。岂异俯首縻华轩:难道不是低头被牵挽进华丽的车轿吗?慨然投箸起太息:感慨之下,放下筷子叹息。归思已逐冥鸿鶱(yú):思念之情已经像随同一只大雁向南飞去一样。归思:归乡的思想或愿望。冥鸿鶱(yú):大雁南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作品。张志和是唐代中期著名的隐士诗人,他一生淡泊名利,隐居于浙江钱唐江上,与渔樵为伍,过着“采菱莫赋《白苎词》,钓叟闲编《沧浪曲》”的清闲生活。这首《渔歌子》就是他在垂钓时所作。

【译文】

西溪观赏鱼儿仍在开樽畅饮,隐隐传来打鱼的榔声,沉入薄雾中的小村落。我们怎会有放走鱼虾的心意,广阔无边的水域里,鱼鳖都惊慌逃命。惊见鱼虫穿行在乱草中,急忙逃走却反而迷失了方向。如果不是驱赶鱼群聚集起来,就不会用网将他们罩住。巨大的鱼鳞足够供给几位客人食用,细碎的食物不足道。唉叹这些精灵尚未变为人类,枉受鱼鳖之冤啊!远离江湖之远,厌倦了游泳,失去了生存之地。用斗来计量才能知道它有多大的恩惠。站在水边解开渔网,用心良苦。用芬芳的鱼饵引诱它们,它们仍然争食不肯离去。因此而悲叹,摇尾巴面对众多捕鱼的网罟。难道不是低头被牵挽进华丽的车轿吗?感慨之下,放下筷子叹息。思念之情已经像跟随着一只大雁向南飞去一样。归乡的思想或愿望。

【赏析】

此诗描写作者观鱼、饮酒后的心情,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对鱼儿、树林、流水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同时通过观鱼、饮酒、解网等活动,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