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海棠洲,锦树临清湾。
常恨湾头风,吹花走潺湲。
潺湲去不息,花亦无由还。

这首诗名为《潭溪十咏·悠然堂》,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煌煌海棠洲,锦树临清湾。

  • “煌煌”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这里可能是指海棠洲上的树木繁茂。“锦树”指的是色彩斑斓、绚烂多姿的大树,可能是海棠树。“临清湾”则是指站在清湾边,这里的清湾可能指的是一个平静的水域,如湖泊或河流。

常恨湾头风,吹花走潺湲。

  • “常恨”表达了作者常常因为某些事情而感到遗憾或不满的情绪。“湾头风”指的是湾口处的风流,可能是指微风轻拂。“吹花走潺湲”描述的是风吹过水面,带动花瓣和水流一起流淌的情景,这里的“走潺湲”形容水波荡漾,如同在流动中行进。

潺湲去不息,花亦无由还。

  • “潺湲”在这里形容水的流动声,也比喻声音悠扬动听。“去不息”意味着流水不停地流动,没有停止的迹象。“无由还”表达了作者对于无法恢复原状的无奈和悲伤。

译文:
在海棠洲上,繁茂的海棠树矗立在那里,它们的颜色鲜艳,如同锦缎般绚烂。我常常感到遗憾,因为湾头处不时吹来的风会带走花瓣,让它们随水流而去,无法回到原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海棠洲和清湾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感慨。通过对比“煌煌海棠”与“锦树”的美丽与“无由还”的命运,诗人展现了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对无法挽留的时光的哀叹。此外,诗中的“常恨湾头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中一些微小但重要的细节的珍惜和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是一首典型的唐代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