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听来鸿,来鸿一何邈。
秋往冬又至,尔鸿胡来迟。
凝眸屡东眺,飞云渺天角。
薄晚云四低,来鸿似微雀。
习习远近人,尺书坠犹玉。
亟启读平安,字字发天乐。
殷勤谢来鸿,相过勿惮数。
接家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接家书》:跨越时空的亲情呼唤
《接家书》是一首宋代诗人刘黻所作诗词,这首诗以信鸿为寄托,将远方的家书比喻为一只飞过天空的大雁,表达了对信息传递的渴望和对家人的牵挂。诗中“客中日盼家书到”直接道出了离家之人每日翘首期盼家书的心情,充满了期待和焦虑。
这首诗让我想起了清代诗人李惺的《接家书》,它同样通过描绘作者对家书的期盼和思念之情,展示了宋代人们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诗中以信鸿作为寄托,将远方的家书比喻为一只飞过天空的大雁,表达了对信息传递的渴望和对家人的牵挂。
读完这首诗后,我被深深打动了。无论是宋代还是清代,人们对于家的思念都是那么强烈。他们期待着收到家书,哪怕是一封简单的问候或平安的消息。在那个时代,书信是一种重要的通讯方式,而家书更是承载着深深的情感。
我也想起了现代的我们,虽然通讯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但我们依然需要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家人保持联系。虽然这种方式方便快捷,但有时候却无法完全传达我们的心意。相比之下,古人的家书显得更加真诚和感人。
《接家书》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时代人们对家和亲情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情感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人类共同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