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殊佛来禅室,无后将军顾草庐。
肉眼错看病居士,玉音犹记老尚书。
闻五月八日宸翰口号十首
介绍
《闻五月八日宸翰口号十首》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出自《全唐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壮阔雄伟的景色,表达了边戍将士不得还乡的哀怨之情。它通过“一片孤城万仞山”和“春风不度玉门关”两句,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与孤独,同时也反映了边戍将士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相关推荐
闻五月八日宸翰口号十首 有文殊佛来禅室,无后将军顾草庐。 肉眼错看病居士,玉音犹记老尚书。 【注释】: (1)闻:听见。 (2)五月八日:指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五月八日。 (3)宸翰:皇帝的诏书。 (4)有文殊:唐代宗时,以文殊为师。 (5)禅室:佛教禅宗讲修道的地方。 (6)无后将军:杜甫自称。 (7)草庐:东汉末刘备在蜀地所筑的草屋。 (8)肉眼:凡人的眼睛。 (9)医居士
【注释】 五月八日:即端午节。 宸翰:皇帝的诏书。 叩墀(chī):指在朝廷跪奏时磕头。 还笏(hù):古代官员上朝,把笏插在腰带上,退朝时则将笏放在席前。 誓墓:指汉武帝为求长生不老而建的柏梁台祈仙。 垂车:指汉宣帝病重时欲退位,命太子刘奭(shì)代行其职,史称“垂拱”,又称“禅让”。 两轮大圆镜:比喻皇上圣明如日月,能洞察人心,无所不能。 戴盆人:喻指自己已身居高位,但心中仍存有疑虑和恐惧
注释:听到五月八日皇帝的诗,我不禁感叹,即使像颜子那样喝瓢水也能保持身材,裹着饭团去拜见孔子的人又有几回?天上人间只有玉皇大帝会分给枯草雨露。 赏析:这首诗以诗人对朝廷赏赐的期待与失望为主线,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不满和无奈的心情。首句“饮瓢未必臞颜氏”,诗人以颜回为比喻,表达了对朝廷赏赐的期待。颜回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虽然生活清苦,但仍然能够保持身材
【注释】 1. 闻:听说 2. 五月八日:指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夏五月初六,唐玄宗在东都洛阳举行“端午”的祭祀大典,并亲赋《端午》诗。 3. 宸翰:皇帝的诏书。 4. 口号:诗歌体裁。 5. 吕翁:传说中卖药的人。 6. 舆尉:官名。 7. 绛老:即张说,字子贱,唐代著名大臣。 8. 黄吻小儿:指唐玄宗。 9. 礼高年:尊敬老年人。 【赏析】 这是一首应诏之作。当时玄宗正忙于庆祝端午节
【注释】 1. 闻:听说 2. 五月八日:端午节的日期 3. 宸翰:皇帝的御笔 4. 口号十首:指代皇帝的诗歌,每一首诗都有标题和作者 5. 孝肃才令次对:孝肃帝的才华和法令 6. 携明逸手:携同明逸一起登高 7. 二老:二个人 8. 非俦匹:不是同类的人 9. 惭愧:感到惭愧 10. 学士称:学士之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在听到皇帝赐予他的“端午”诗歌后所写的一首答谢诗
注释:三重茅指的是茅屋,喜无乾雨是说高兴于没有雨水,一瓣香祈大有年是说用一片香祈求大年,却笑痴人即山铸是讥讽那些在山上铸剑的人,不如老子仰天田是说不如老子那样在天上种田。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五月八日皇帝的诏书下所作的一首口号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作者认为自然的美好不需要人为的干预,而应该顺其自然,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尊重
【注释】闻:得知;五月八日:唐天宝十四年,李白在宣城,闻说皇帝下诏征召他赴长安,于是作了这组诗。 物色桐江垂钓客,招延商岭茹芝翁。永歌帝阁薰弦里,密启词垣夹袋中。 注释一:物色:寻访。桐江:指安徽省宣城县的桐江,是李白故乡。 注释二:招延:延请、邀请的意思。商岭:山名,在江西九江附近。 注释三:永歌:即《永诀》诗,为送别之作。帝阁:皇宫。薰弦:乐声。 注释四:密启:秘密地写信或呈奏。词垣
注释:我曾在元礼的宴会上,也曾在昭王的市骏台登高远望。我们在一起喝酒,谈论的都是珠履之类的话题,尽管我双目失明,但我还能吟诗作对。 赏析:《闻五月八日宸翰口号十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五月初八这一天创作的组诗,共有十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首句“曾为元礼登龙客”,意指自己曾经像汉元帝时期被重用、任为郎中令的张禹一样,得到皇上的宠信。“登龙客”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注释】:闻五月八日,即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的端午。“闻”字下有小注:“时为中书舍人。”翁参老龙华,龙华宫,在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寺旁。皓首:指年老。“儿非”句:意谓自己的儿子不是郭子仪那种能青云直上的人。逸骥:指千里马。郭、汾阳:均为唐代著名将领郭子仪的别称。“瓣香”句:意谓先祝尧天子长寿,再祝郭子仪健康长寿。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五月初五端午节时所写
【释义】 听到五月八日皇上的诏书,十首诗的题意是:古代人每顿饭都必定要想到偿还恩情,恩情之大像天一样难以忘记。孩子长大后要告诉他要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一生都不能辜负容堂。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为太子李亨所写。唐玄宗在太子李亨即位后,即改封李亨为肃宗皇帝。此诗是作者为太子李亨即位而作的颂扬太子的《闻五月八日宸翰口号十首》中的第四首。诗人赞扬太子李亨对父皇的孝顺与报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