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哭石子,夜开徂徕编。
开编未及读,涕泗已涟涟。
勉尽三四章,收泪辄欣欢。
切切善恶戒,丁宁仁义言。
如闻子谈论,疑子立我前。
乃知长在世,谁谓已沉泉。
昔也人事乖,相从常苦艰。
今而每思子,开卷子在颜。
我欲贵子文,刻以金玉联。
金可烁而销,玉可碎非坚。
不若书以纸,六经皆纸传。
但当书百本,传百以为千。
或落于四夷,或藏在深山。
待彼谤焰熄,放此光芒悬。
人生一世中,长短无百年。
无穷在其后,万世在其先。
得长多几何,得短未足怜。
惟彼不可朽,名声文行然。
谗诬不须辨,亦止百年间。
百年后来者,憎爱不相缘。
公议然后出,自然见媸妍。
孔孟困一生,毁逐遭百端。
后世苟不公,至今无圣贤。
所以忠义士,恃此死不难。
当子病方革,谤辞正腾喧。
众人皆欲杀,圣主独保全。
已埋犹不信,仅免斫其棺。
此事古未有,每思辄长叹。
我欲犯众怒,为子记此冤。
下纾冥冥忿,仰叫昭昭天。
书于苍翠石,立彼崔嵬巅。
询求子世家,恨子儿女顽。
经岁不见报,有辞未能铨。
忽开子遗文,使我心已宽。
子道自能久,吾言岂须镌。
重读徂徕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读徂徕集》并非文学作品,而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苍翠石上写下的一篇自传。该作品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子孙的思念和对文学的忠诚,同时也展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情感。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文章四大家”。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上,尤其是其五言诗《重读徂徕集》,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它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人文关怀,以及对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坚持。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重读徂徕集》是欧阳修对自己一生的回忆与总结,通过对诗歌的创作表达他对家族、友情和社会责任的深厚感情。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更在思想上给予了人们极大的启迪。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欧阳修的人格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