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峰凝翠霭,数千馀仞锁岚烟。
轩皇去后无消息,白鹿青牛何处眠。
登黄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黄山》并非一部文学作品,而是一篇明代散文作品,由徐霞客所著。这篇散文详细记录了作者游览黄山的经历和所见美景,通过对黄山的总体描写和具体景观的描绘,展示了黄山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内涵,是研究明代文学和自然山水的重要文献。
《登黄山》是徐霞客对黄山的亲身游历体验的记录。作为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游记作家,徐霞客以其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而闻名于世。在这篇散文中,徐霞客不仅描述了黄山的壮丽景色,还记录了旅途中的艰难险阻,如“踏雪寻径”、“凿冰开路”等,这些生动的细节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黄山的独特情感和深厚敬意。
《登黄山》展现了古人对黄山的诗意描绘。历代名家对黄山的描述丰富多彩,但徐霞客的散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受力脱颖而出。他的名句“生平奇览”,以及“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都反映了他对于黄山无与伦比的景致的赞叹。这些诗句不仅是对黄山美景的赞美,也体现了徐霞客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登黄山》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和美学的重要文献。作为明代散文的代表之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黄山的第一手资料,还展现了当时文人的审美追求和文化情怀。通过徐霞客的散文,我们可以窥见明代社会的生活风貌、文人的精神世界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登黄山》是明代散文家徐霞客对黄山的一次深情记录,不仅是对其个人游历经历的记述,更是对古代文人审美情趣和自然观的一次展现。这篇作品不仅是文学研究的宝贵资源,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