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峰凝翠霭,数千馀仞锁岚烟。
轩皇去后无消息,白鹿青牛何处眠。

【注释】

登黄山:指游赏黄山。黄山,在今安徽南部。三十六峰,山有三十六峰。翠霭,浓密的烟气。

数千余仞,形容山峰高耸。岚烟,指云雾。

轩皇,轩辕氏,传说中的黄帝。无消息,没有留下遗迹或传说。白鹿青牛,指黄帝所乘之四灵。

【赏析】

此诗为一首咏古之作,写于唐天宝(742—756)年间,作者李白曾漫游名山大川,登临黄山之后,即兴吟出。

首句“三十六峰凝翠霭”,以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黄山的奇峰突起。黄山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是三十二座山峰的总称,因此得名“三十六峰”。而“凝翠霭”则用拟人手法,把蒙蒙的山雾写得好像凝结成一片青翠的云雾。次句“数千仞锁岚烟”,写黄山的主峰群峦叠嶂,云雾缭绕。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黄山的秀丽,也暗含着诗人对黄帝的赞美与崇敬之情,因为黄帝曾在此炼丹,并有《河图》等书留传。

第三句“轩皇去后无消息”,是说自从黄帝驾崩以后就没有留下任何信息。这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虚无感,也流露出一种惆怅和无奈的情绪。

最后一句“白鹿青牛何处眠”,则是在抒发一种感慨和哀愁之情。诗人想象黄帝的四灵——白鹿、青牛都在何处安身立命,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黄帝的敬仰之情。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黄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传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于生命无常的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