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步玉信无缘,二十年来喜服田。
肯羡鸣春为候鸟,自甘饮露作寒蝉。
嗜闲倦举吟风笔,叹老贫无钓月船。
但得有钱供客醉,绝胜名字挂凌烟。
和戚秋涧遗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戚秋涧遗诗》是一首宋代诗人卫宗武所作的古诗。卫宗武作为《和戚秋涧遗诗》的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其个人的情感和志向。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诗人简介与创作背景:《和戚秋涧遗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宋代,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文人辈出的时期。诗人卫宗武在登金步玉信无缘时,感慨二十年来的生活变迁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他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抒发,创作出这首具有深刻寓意的作品。
诗歌原文及注释:《和戚秋涧遗诗》的诗句“登金步玉信无缘,二十年来喜服田”透露出诗人对于名利无求、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肯羡鸣春为候鸟,自甘饮露作寒蝉”,表达了他不愿像其他动物那样追逐名利,而是选择一种更朴素、更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诗歌鉴赏与评析: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比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生活方式,反映出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诗中的意象如“鸣春”、“饮露”等,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和戚秋涧遗诗》作为卫宗武的代表作品,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读者可以通过这首作品,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相处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