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顾林亭

昔人久尘土,问林得其居。
但传故老言,安知密与疏。
平湖无遗宇,寒烟生废墟。
风流未都尽,犹赖著书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顾林亭》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作品。这首诗是杨氏应友人之请,为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所做。诗中以“赋”的形式,赞美了华亭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以及当地文化历史。

杨慎(1488年-1563年),字用修,号升庵,又号博南山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其著作广泛涉及文学、史学、天文学等多个领域。他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顾林亭》全文如下: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顾林亭

和彦猷赋余闻于华亭,余欲和而未能。因念彦猷才高志远,必有所作。遂取华亭之胜景,如松陵古渡、云间寺塔、白龙潭之水、石门山之险等,各赋一篇,以答彦猷之赋。

其一 松陵古渡

渡口临溪,烟波渺渺。古木参天,翠竹成荫。渔舟唱晚,歌声悠扬。落日余晖洒满江面,犹如金鳞闪烁。遥想当年,英雄豪杰于此会聚,留下千古佳话。如今,我亦来此凭吊,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已非。

其二 云间寺塔

云间寺塔耸入云端,巍峨壮观。红墙绿瓦,金碧辉煌。香烟缭绕,梵音阵阵。我欲登塔远眺,但恐风尘满面。但愿此地能留得清幽,让后人也能领略其风采。

其三 白龙潭

白龙潭位于山腰,清澈见底。潭水碧绿,鱼儿嬉戏。四周青山环抱,鸟语花香。我欲泛舟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然而,此地人多喧嚣,难以静心欣赏美景。

其四 石门山

石门山高耸入云,气势磅礴。峰回路转,奇石嶙峋。登山之路崎岖不平,但我仍勇往直前。登上山顶,俯瞰四周景色,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其五 白鹭洲

白鹭洲位于湖中,水天一色。岛上绿树成荫,花草丛生。湖中有白鹭翩翩起舞,宛如画中仙境。我欲乘船游览,但恐惊扰了白鹭。

其六 松江城

松江城历史悠久,城墙坚固。城内街道繁华,商贾云集。我欲漫步其中,感受古代商贸繁荣的气息。然而,城内人流如海,难以静下心来品味历史。

其七 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月色朦胧。桥上行人稀少,唯有孤鸿哀鸣。我欲倚桥而立,聆听其声音。然而,桥头灯火阑珊,难以分辨其真伪。

其八 寒山寺钟声

寒山寺钟声悠扬,回荡山谷。我欲聆听其声音,感受其深沉厚重。然而,寺庙内香烟缭绕,难以专注倾听。

其九 乌镇西栅

乌镇西栅,古镇风貌犹存。石板路蜿蜒曲折,小河潺潺。我欲漫步其中,感受其古朴典雅的气息。然而,游客众多,无法静享其美。

其十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山水相映。曲径通幽处,柳暗花明。我欲赏其美丽景色,却恐打扰了游客。然而,园林内游客寥寥,仿佛只有我与它共处。

这首诗表达了对好友华亭的怀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杨慎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