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湖沦此地,柘山岿其濒。
复惊秦时女,化作湖上神。
世事喜反覆,孰能识涯津。
物变虽万殊,不惑固有人。
柘湖沦于此,柘山岿然濒。
复惊秦时女,化作湖上神。
世事喜反覆,孰能识涯津。
物变虽万殊,不惑固有人。
注释:在华亭(今属上海市松江区)赋十题,依韵写顾林亭。柘湖沦此地,即柘湖沉没于此地,指华亭县境的柘湖。柘山岿然濒,巍峨的柘山屹立在湖岸边。复惊秦时女,化为美丽的女子。化作湖上神,指化身为美丽动人的湖上女神。世事喜反覆,世间的事常常变化不定。孰能识涯津,谁能了解其中的道理?物变虽万殊,万物变化虽然多种多样,但不会迷惑人们。不惑固有人,只有不惑于物的人才能认识事物的道理。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柘湖和柘山的诗。诗的前四句,描绘了柘湖沦于华亭、柘山屹立于湖岸的情景。接着又写到柘湖上出现了美丽的女神,她化身为美丽的湖上女神,引起了人们的惊奇与赞叹。然而世事总是喜反覆无常的,谁能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呢?最后两句是说,尽管万物千差万别,但只要我们不被迷惑,就能认识事物的真实情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的感叹,同时也寄寓了自己对于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