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祀坟二首

禁烟时重展先茔,今日躬为拜扫行。
扑面尘多嗟岁旱,得苗田少奈民生。
二分春过寒犹峭,四合山来眼暂明。
思奉松楸存寤寐,不国濡露始勤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寒食祀坟二首》是韩琦在宋代创作的五言古诗。韩琦,字华叔,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对祖先的缅怀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下面将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 禁烟时重展先茔:在寒食节这个特殊的日子,诗人亲自前往墓地进行拜扫。
  • 今日躬为拜扫行:今天,他亲自进行拜扫活动。
  • 扑面尘多嗟岁旱,得苗田少奈民生:尽管天气干旱,但田地里收获的粮食仍然有限,这反映了百姓的生活困境。
  • 二分春过寒犹峭,四合山来眼暂明:春天虽然已经过去一半,但寒冷依旧刺骨,而群山环绕的景象让眼睛暂时感到明亮。
  • 思奉松楸存寤寐,不国濡露始勤诚:诗人常常在梦中思念祖先,即使在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会尽自己所能保持虔诚。
  1. 诗歌鉴赏
  • 情感深沉:这首诗充满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忠诚。
  • 自然描写生动:通过“扑面尘多”、“四合山来”等描绘,诗人成功地将自然的美景与内心的感受结合起来,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也有情感的深度。
  • 语言精炼:韩琦的诗作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每一句都经过精心挑选,以最合适的词汇表达最深的含义。
  1. 文化背景
  • 寒食节的文化意义:寒食节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主要习俗包括禁烟、扫墓等,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对祖先的纪念和对自然的敬畏。
  • 宋朝的文化氛围:宋代是文人墨客活跃的时代,文人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韩琦的作品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歌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融入了丰富的象征意象,如“佛阁丹青馀瓦砾”,“禅房花木亦蒿莱”,这些意象增添了诗歌的内涵和美感。
  • 节奏和谐:诗歌的节奏平缓而有韵律,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1. 社会影响
  • 历史价值:这首诗不仅是韩琦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北宋时期文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
  • 教育意义:这首诗通过其深厚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对读者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能够激发人们对于家庭、自然和国家的思考。

韩琦的《寒食祀坟二首》不仅仅是一首诗文作品,更是一份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也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