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逢世难,无地可推愁。
晓日瞻天阙,春风忆御沟。
他年余老蜀,万户子封留。
尚记临川郡,溪山烂漫游。
次韵钱逊叔侍郎见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钱逊叔侍郎见简》是韩驹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品原文:
- 扫地焚香元自喜,傍门骑马向来慵。
- 田园此去须安枕,海岱今年不举烽。
- 已分瘦藤扶病骨,生憎明镜写衰容。
- 作者介绍:韩驹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其诗作深受人们喜爱。韩驹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独到之处,还擅长书法和绘画,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但他的作品却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 诗句解读:
- “扫地焚香元自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清净之地,焚香静坐,享受内心的宁静与喜悦。这种境界在古代诗人中颇为少见,体现了韩驹独特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
- “傍门骑马向来慵”:描绘了诗人对于世俗繁华的超脱和淡泊之情。骑在马背上,却不急于赶路,而是选择悠闲地欣赏沿途的风景,这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 “田园此去须安枕,海岱今年不举烽”: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诗人渴望逃离喧嚣,寻找一片宁静的土地,过上简单而美好的田园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战争的恐惧和厌恶。
- “已分瘦藤扶病骨,生憎明镜写衰容”:通过对比瘦弱的藤蔓和病态的容颜,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尽管疾病缠身,但诗人仍试图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形象,这反映出他对生命的顽强和对美的追求。
- 文化背景:
- 历史环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诗人韩驹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无奈,他的作品也因此呈现出深沉、忧郁的色彩。
- 哲学思想:韩驹的诗作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他认为人生短暂,应以随遇而安乐为贵。这种思想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韩驹的语言简洁有力,每一句都富有深意。他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 意象优美:韩驹的诗作中有许多优美的意象,如“扫地焚香”、“傍门骑马”、“田园此去”、“海岱一年”,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歌,更增添了诗歌的神秘和浪漫色彩。
- 影响与评价:
- 后世评价:《次韵钱逊叔侍郎见简》被认为是韩驹的代表作之一,其诗作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许多学者对他的诗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评论,认为韩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 传承与发展: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欢迎,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现代诗人和作家都受到了韩驹的影响,从中汲取灵感和创作的素材。
《次韵钱逊叔侍郎见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反映时代风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韩驹的生活经历、艺术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