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开三峡才容练,长使群雄苦力争。
熊氏凋零馀旧族,成家寂寞闭空城。
永安就死悲玄德,八阵劳神叹孔明。
白帝有灵应自笑,诸公皆败岂由兵。
题白帝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白帝庙》是苏洵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借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英雄悲剧的深沉感慨。
苏洵(1009—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散文家,与其父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文以理趣、雄健著称,尤其擅长政论文,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嘉佑集》为其文集,其中不乏精深有味的诗文作品。
该诗首联提到:“谁开三峡才容练,长使群雄苦力争。”这两句通过对比描绘出三峡险要的地形,以及由此产生的战略意义。诗人借三国时期的地理条件,暗示了战争的艰难和策略的重要性。颔联“熊氏凋零余旧族,成家寂寞闭空城”则反映了历史变迁给家族带来的影响,以及城市因战乱而荒凉的景象。尾联“永安就死悲玄德,八阵劳神叹孔明”则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刘备和诸葛亮。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他们的英勇和智谋的深深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他们命运的同情和哀悼。
苏洵在创作这首七言律诗时,可能受到了当时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宋代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代,文人常常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苏洵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切关切和思考。
《题白帝庙》作为苏洵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较高的成就,更在思想和情感层面上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邃的人生感悟。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苏洵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文人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