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堂为李几仲赋

读书当读孔孟书,我饱尚可推其馀。
莫求捷径拾青紫,口但澜翻腹空虚。
孔孟之功如药石,洗濯肝胃充肌肤。
如农去莠植嘉谷,如行九折遇坦途。
我怜赤子在远域,疾痛不闻其叫呼。
何当攘臂问民瘼,古之循吏谁为儒。
我观李侯少英特,闭门不曳侯王裾。
诗书已误半世事,一割未信鸡牛殊。
弹冠小县何所为,长养善类恶者诛。
作堂之名固有在,要使膏泽流海隅。
不愿力田频赐爵,不愿校雠归石渠。
使我三年饭脱粟,活此千人为亲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爱人堂为李几仲赋》是一首由宋代诗人苏过创作的文学作品。下面将对其内容、背景和文学价值进行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读书当读孔孟书,我饱尚可推其馀。
    莫求捷径拾青紫,口但澜翻腹空虚。

  2. 作者简介

  • 苏过:字子由,号东老,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词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词作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作品赏析
  • 情感表达:此诗表达了一位知识分子对于学问的追求和理想的坚持。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知识的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真知的精神风貌。
  • 艺术手法:诗歌采用了朴素的语言和直白的叙述方式,没有过多的修辞,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真实和朴实。这种艺术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一种美学追求。
  1. 历史背景
  • 宋朝文化繁荣: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极为繁荣的时代,文人士子辈出。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过的这首《爱人堂为李几仲赋》不仅是其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可能反映了当时文人群体的共同心声。

《爱人堂为李几仲赋》作为一首宋代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远的艺术追求,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意蕴,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