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流泉自作溪,行逢石缺泻虹霓。
定知云外波澜阔,飞到峰前本末齐。
入海明河惊照曜,倚天长剑失提携。
谁来卧枕莓苔石,一洗尘心万斛泥。
游庐山山阳七咏开先瀑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庐山山阳七咏开先瀑布》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一首七言律诗。苏辙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见长。
苏辙的这首《游庐山山阳七咏开先瀑布》展现了他对庐山自然风光的热爱与赞美。首联“山上流泉自作溪,行逢石缺泻虹霓”描绘了山中水流自成溪流的景象,以及在岩石间飞瀑如虹霓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庐山的自然美。颈联“定知云外波澜阔,飞到峰前本末齐”则表达了对庐山云雾之中波澜壮阔景象的赞叹以及对山中瀑布从高处流向低处、水势连绵不断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规律的认知与感悟。尾联“入海明河惊照曜,倚天长剑失提携”则以天空中的彩虹为比喻,形容瀑布落入大海时激起的波光粼粼,如同一把倚天的利剑般壮观。
《游庐山山阳七咏开先瀑布》不仅展现了苏辙高超的艺术造诣,更通过其精炼的诗句向读者传达了一种超越文字的美感。对于爱好自然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扇窥视大自然神奇魅力的窗口,值得反复品读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