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谪南荒,三子从一幼。
谬追春秋馀,赖尔牛马走。
忧病多所忘,问学非复旧。
借书里诸生,疑事谁当叩。
吾儿虽懒教,擢颖既冠后。
求友卷中人,玩心竹间岫。
时令检遗阙,相对忘昏昼。
兄来试讴吟,句法渐翘秀。
暂时鸿雁飞,迭发埙篪奏。
更念宛丘子,颀然何时觏。
次远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远韵》是宋代诗人苏辙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次远韵》以其深邃的哲理、精湛的艺术技巧以及深刻的历史内涵,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次远韵》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作为宋代文人,苏辙的生活和创作都深受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北宋中后期,政治动荡不安,外患不断,内忧也日益严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苏辙的诗歌常常透露出对国家兴亡、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和忧虑。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更蕴含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道德的坚持。
苏辙的诗歌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擅长使用古体诗,以五言古诗为主,这些作品往往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深远的思想内涵。在《次远韵》中,他运用了诸多古典文学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意蕴深厚。同时,苏辙还善于运用典故和引用,使诗歌更具文化深度和思想广度。
《次远韵》不仅是苏辙个人的抒情之作,更是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物心态的刻画,苏辙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诗中的“吾儿虽懒教,擢颖既冠后”一句,不仅体现了苏辙对教育的关心,更折射出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待。而“求友卷中人,玩心竹间岫”则展现了他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与朋友共同探讨学问的高尚情操。
《次远韵》不仅因其艺术成就被后人传颂,更因其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而被珍视。它是苏辙文学创作的高峰之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对于热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研读《次远韵》不仅能欣赏到苏辙的文学才华,更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