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桃犹在户,椒柏已称觞。
岁美风先应,朝回日渐长。
皇太妃阁五首
介绍
《皇太妃阁五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诗词作品。
《皇太妃阁五首》作为宋诗中的佳作,其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都不可小觑。它不仅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诗歌技巧,也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功底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
诗句:苇桃犹在户,椒柏已称觞。 译文:屋前那丛苇桃花依旧盛开,门前的柏树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可以称觞了。 注释:苇桃花:一种常绿灌木,叶子似柳叶,花朵如桃花。 赏析:此诗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通过对比“苇桃花”与“椒柏”,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首句描绘了屋前景物的美丽,第二句则转向室内,点明了宴会的场景,尾句则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全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
甲观开千柱,飞楼擢九层。 雪残乌鹊喜,翔舞下觚棱。 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释和赏析: 1. 甲观开千柱: - 甲观:在古代建筑中,通常指代宫殿或庙宇的前厅。 - 开千柱:形容建筑雄伟,柱子之多如千柱齐飞,给人以震撼之感。 - 这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建筑群落宏伟壮丽的景象,展现了皇太妃阁的壮观。 2. 飞楼擢九层: - 飞楼:这里可能指的是楼阁的建筑风格或者建筑的高度。 - 擢九层
诗句:九门挂月未催班,清禁风和玉漏闲。 译文:九门上的月亮还挂着,没有催促我上岗;宫廷里的风和玉漏悠闲自在。 注释:九门,古代皇宫的九个重要城门。清禁,指朝廷或皇宫内的事务。风和玉漏,形容宫廷中的和谐宁静。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皇太妃阁在深夜时分的宁静景象。首句“九门挂月未催班”,通过“挂月”暗示夜幕已深,月光照亮了皇宫的各个角落;而“未催班”则表达了作者尚未开始一天的工作
东风弱柳万丝垂,的皪残梅尚一枝。 茧馆乍欣蚕浴后,禖坛犹记燕来时。 译文与注释解释: 1. 东风弱柳万丝垂,的皪残梅尚一枝。 - 东风弱柳: 形容春风柔和,柳枝柔弱下垂。 - 万丝垂: 形容柳条非常多,像万条丝带一样垂挂下来。 - 的皪: 这里指柳条的颜色是深红色或暗紫色。 - 残梅: 表示梅树只剩下了一部分,梅花已经凋谢。 - 尚一枝: 尽管梅花已经凋零,但依然只有一根枝条还挂在枝头
诗的原文如下: 午景帘栊静,薰风草木酣。 谁知恭俭德,彩缕出亲蚕。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详细翻译和赏析: 诗句翻译 1. 午景帘栊静 - “午景”指的是中午时分,阳光照射下的景色。在这里,它可能意味着一个宁静和谐的时刻,与“帘栊”(即窗格)结合,传达了一种室内安静、平和的氛围。 - “静”字描述了这种宁静的视觉感受,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停滞,可能是在享受一种难得的闲暇或沉思。 2. 薰风草木酣
雨细方梅夏,风高已麦秋。 应怜百花尽,绿叶暗红榴。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伤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诗句中的“皇太妃阁”可能是指一个建筑或场所,而“五首”表明了这是一首由五个部分组成的组诗,每个部分通常包含四句诗。 注释 - 雨细方梅夏:小雨刚停,天气转暖,正是梅花盛开的季节。 - 应怜百花尽:花儿已经凋谢,只剩下最后一朵孤零零地开放。 - 绿叶暗红榴
【注释】 皇太妃阁:皇帝的母妃居所。五首:指《长庆集》中的五首诗。辟兵:避兵。佩灵符,谓佩带护身的护身符。续命:延长寿命。彩缕:彩色丝绳,系于颈上以祈求长寿。天助:上天相助。祈禳(qiú ráng):祈祷求福消灾。乐时:安乐之时。康:安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皇帝母妃居处以及祈寿的诗。“辟兵已佩灵符小”,诗人开篇即写皇帝母妃居处,说自从有了避兵之策后就开始佩带护身符了。“续命仍萦彩缕长”
玉盆沉李滟清泉,金鸭嘘空袅细烟。 自有梧楸障畏日,仍欣麦黍报丰年。 注释:玉盆里沉放着成熟的李子,清澈的泉水在盆中荡漾;金鸭在空气中轻轻摇曳,散发出袅袅的香烟。有了梧桐和楸树这样的树木作为屏障,遮挡了烈日的照射,让人感到十分舒适;同时我也很高兴看到这麦黍丰收的景象,意味着又是一个丰收的年份。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宁静而优雅的环境中享受夏日时光的情景。首句“玉盆沉李滟清泉
诗句原文: 良辰乐事古难同,绣茧朱丝奉两宫。 仁孝自应禳百沴,艾人桃印本无功。 译文注释: 在美丽的时刻和欢乐的事情中,古代是很难同时拥有的;绣着丝线的茧子,红色的丝绸,用来供奉两位皇帝。 仁爱和孝顺应该消除所有的灾害,而使用艾人桃印来祈祷,本是没有用处的。 赏析: 此诗是苏轼对于宫廷生活的描绘,充满了浓厚的古典色彩和文化气息。首句“良辰乐事古难同”,表达了美好时光与快乐事情的稀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