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八首

白发坐钩党,南迁濒海州。
灌园以糊口,身自杂苍头。
篱落秋暑中,碧花蔓牵牛。
谁知把锄人,旧日东陵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雷州八首》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组诗歌,收录于他的全集之中。以下是对这一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卒于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被尊称为“三苏”。其作品广受赞誉,与韩愈、柳宗元并称唐宋八大家。
  2. 创作背景:《雷州八首》的原文中并未直接提及创作背景,但可以推断,这些诗作很可能反映了作者在雷州期间的所见所感。苏轼曾因“乌台诗案”而流放至黄州、儋州等地,最终得以赦免并返回京城任职。他在雷州的这段经历可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艺术风格:苏轼的诗作以其豪放的风格、清新的词句和独到的艺术表现力著称。在《雷州八首》这首诗中,他运用了夸张、比喻等手法,使得诗歌内容既深刻又生动。同时,他的书法也颇具特色,擅长行书和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展现了天真烂漫之趣。
  4. 文学价值:苏轼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在艺术形式上,他的诗歌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创新的精神。此外,他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5. 赏析评论:《雷州八首》作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其原文、译文注释、作品赏析等均可以在古诗词网站如每日诗词、古诗词收录网站等找到详细资料。通过对这些诗篇的学习和欣赏,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苏轼的诗歌艺术,领略其文学魅力。

《雷州八首》不仅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诗歌风格,还展示了他深邃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艺术造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欣赏到苏轼的文学才华,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