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子高卢兄五十韵

君才如骕骦,道里未可量。
读书串脉络,如海东赴洋。
五年隔异县,信若参与商。
昨者戒车马,故意改未尝。
我家小于斗,下榻出仓黄。
绳枢三椽共,君视犹雕梁。
贫又少甘脆,而君甘秕糠。
晨兴乌鹊先,夕憩星宿张。
上言体金玉,时节登虞唐。
下言复家世,努力事文章。
琐细及儿女,骨肉谊莫当。
君来历州府,所在诸侯良。
肝胆皆善子,子去锥脱囊。
问胡独善我,风雨度钱唐。
我时熟君指,又不罗酒浆。
何况动邻里,磨刀向猪羊。
青灯两夫影,陈义劝交相。
谓言经时留,十日又理装。
但携本经册,沃州山水乡。
子宁舍我去,我意未子忘。
相逢一岁短,相别一日长。
何缘子吾所,不然我君傍。
君虽老马姿,今乃骥服箱。
刷燕日千里,阔步徐康庄。
江水有时西,东下斯滥觞。
奫■至澎湃,穿溜极怀襄。
死生渠有命,贫贱士之常。
孔融委曹操,汲黯卑张汤。
人生出处分,荣谢均阴阳。
念我懒拙病,久已在膏肓。
此方困忧患,惩艾百战创。
安时而处顺,天道不可详。
鲁连蹈东海,屈原赋沅湘。
此志竟未遂,眼看都茫茫。
君怀万金产,待价空四方。
古闻韫椟贵,世有刖足伤。
蓝田种洵美,死鼠名须防。
鲁方秉周礼,汉亦绝楚粮。
易求哥舒翰,难觅张子房。
英雄出儒素,金印垂襕裳。
吾祖元祐末,奉使詟戎羌。
子孙失遗武,史册无晶光。
君家著胆略,并驱从两狼。
弯弓射敌首,灭敌使走藏。
此事属乃翁,翁今膂力强。
问翁来何时,九月天雨霜。
此时君适我,促膝话绳床。
作诗致近讯,愿子益自将。
君看绕指柔,会作百炼刚。
岂云建厦缺,期子柱明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寄子高卢兄五十韵》是一首由宋朝的苏泂创作的诗词。该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以下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苏泂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其深邃的思想、精妙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而著称。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苏泂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1. 诗歌原文
    君才如骕驦,道里未可量。读书串脉络,如海东赴洋。五年隔异县,信若参与商。昨者戒车马,故意改未尝。我家小于斗,下榻出仓黄。绳枢三椽共,君视犹雕梁。

  2. 诗歌赏析

  •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君才如骕骦,道里未可量”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其道路艰难的感慨。
  • “读书串脉络,如海东赴洋”则形象地比喻了学习的艰辛与复杂性,如同航海一样充满未知和挑战。
  • 接下来的句子“五年隔异县,信若参与商”描绘了长时间的分离和不确定性带来的情感困扰。
  • “我家小于斗,下榻出仓黄”则通过对比自己简陋的住所和友人豪华的住所,反映了彼此生活条件的差异。
  • 最后两句“绳枢三椽共,君视犹雕梁”则通过对简陋住所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1. 历史背景
  • 《奉寄子高卢兄五十韵》创作于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苏泂的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感慨,也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
  •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人辈出的时期,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苏泂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这首诗也是这个时代文化氛围的一部分。

可以看出苏泂的《奉寄子高卢兄五十韵》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它承载了作者的情感、时代的气息以及文化的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苏泂作为一个文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