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颍叟弟耕堂即事

圣贤畏虚名,蛮貊有诚服。
仕虽志温饱,鲜不馁其腹。
尔来读书者,妄意天雨粟。
东皋春一犁,往哉驾黄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颍叟弟耕堂即事》是宋代文学家苏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通过赞美自然之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及道德修养的推崇。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
  • 苏泂(约1098年—约1165年),字子由,号东园父,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与黄庭坚、晁补之并称“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个人情感,尤以诗歌见长。在宋代文学界有重要地位。
  1. 诗歌原文:《次韵颍叟弟耕堂即事·圣贤畏虚名》
  • 圣贤畏虚名,蛮貊有诚服。
  • 仕虽志温饱,鲜不馁其腹。
  • 尔来读书者,妄意天雨粟。
  • 东皋春一犁,往哉驾黄犊。
  • 物生岂区区,天意非草草。
  • 林茂鸟知归,水清鱼恶扰。
  • 勿谓小人域,请学樊须老。
  1. 诗歌内容详解
  • 圣贤畏虚名:此句表达了作者对高尚道德的追求和警惕世俗名利的虚伪。
  • 蛮貊有诚服:描述了即使是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也能真诚地接受教化,显示出作者对不同文化和民族的包容心态。
  • 仕虽志温饱:反映了当时一些读书人虽有功名之心,却难以实现温饱之愿的现实。
  • 尔来读书者:指那些沉迷于功名利禄、不务实际的读书人,表现出对这些人盲目欲望的嘲讽。
  • 东皋春一犁:描绘了一幅春天田野耕作的美好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农耕生活的赞美。
  • 物生岂区区:强调自然界万物的存在并非微不足道,而是充满生机和价值。
  • 天意非草草:暗示天道运行有序,不可随意改变,体现了作者对天命的尊重。
  • 林茂鸟知归:指出自然界中的和谐关系,动物知道栖息之地,而人也应遵循自然的规律。
  • 水清鱼恶扰:批评那些破坏自然环境、污染水质的行为,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 勿谓小人域:告诫人们不要局限于狭小的圈子,应拓宽视野,追求更高的境界。
  • 请学樊须老:引用了古代贤人樊哙的故事,鼓励人们学习他的品德,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次韵颍叟弟耕堂即事》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在中国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苏泂深邃的文学造诣,还能深刻理解其时代背景下的人生哲学和道德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