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畏虚名,蛮貊有诚服。
仕虽志温饱,鲜不馁其腹。
尔来读书者,妄意天雨粟。
东皋春一犁,往哉驾黄犊。

这首诗由次韵和原诗两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有其独特的主题。以下是逐句的释义:

  1. 圣贤畏虚名,蛮貊有诚服。
  • 这是第一部分的最后一句。圣贤指的是道德高尚的人,他们通常不会追求虚名(没有实质内容的名字或名声),而是专注于他们的真正价值和目标。而蛮貊则是指那些文化、社会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或人群。这句话表达了对圣贤的尊重和对蛮貊的理解和同情。
  1. 仕虽志温饱,鲜不馁其腹。
  • 这是原诗的第二句。这句话表明即使是那些志向为官者,也很少能够完全满足他们的欲望和野心,因为他们经常感到不满和焦虑。
  1. 尔来读书者,妄意天雨粟。
  • 这是第三部分的第一句。读书者指正在学习的人,他们常常幻想着有一天可以得到上天的恩赐,如同“天雨粟”(天上降下谷物)一般。
  1. 东皋春一犁,往哉驾黄犊。
  • 这是第四部分的第一句。东皋是一个地方的名字,这里可能是指一个宁静的地方。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农夫在春天耕作的情景,他驾驶着一头黄牛。这是一个象征性的场景,暗示了辛勤工作和希望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的思考。通过对比圣贤的无私和蛮貊的理解,诗人强调了对不同地区和人群的认识和同情。同时,通过对读书者和农夫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人们对更好生活的渴望。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