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无咎通判学士帖

庭坚叩头。比因南康签判李次山宣义舟行,奉书,并寄双井,计夏末乃得通彻耳。急足者伏奉三月六日手诲。审别来侍奉万福,何慰如之。
惠寄鲍诗、扬州集,实副所望。广陵四达之冲,人事良可厌,又有送故迎新之劳,计得近文字之日极少,然旨月之奉易丰,又弟甥在亲前。此亦人生极可意事。且主人相与,平生倾倒,徐复何言。闻说文潜有嘉除,甚慰孤寂,但未知得何官耳。山川悠远,临书怀想不可言,千万为亲自重。搏前颇能刚制酒否?每思公在魏时多小疾,亦不能忘念。不次。庭坚叩头。上无咎通判学士老弟。五月五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致无咎通判学士帖》是黄庭坚创作的行书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致无咎通判学士帖》是黄庭坚在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五月五日书写的一件书法作品。它不仅是黄庭坚书法艺术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中国文人交往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尺牍交流的艺术展现。该作品以纸本行书的形式呈现,尺寸为30.8×64.7cm,共17行202字。其书法线条流畅自然,笔锋遒劲有力,充分展示了黄庭坚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注解

扬州集:原帖为“杨州集”,应为笔误,据意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