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 其二

偶出城来日未西,百花丛底草萋萋。
游人过尽归来晚,行遍苏公十里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是宋代姜夔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姜夔深邃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美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背景:《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作于熙宁六年正、二月间,即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间。当时西湖景色多变,天气由晴转雨,苏轼饮酒游玩后感而发,写下此诗。
  2. 艺术特色:在《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中,姜夔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其艺术特色在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西湖的静态美,以及通过巧妙的比喻赋予西湖以人的生命和资质,使西湖成为美的化身。
  3. 主题思想:诗人借西湖之美寄托了内心对于宁静与超脱的渴望,展现了一种对喧嚣世俗生活的逃避与追求。
  4. 文学价值:《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研究宋代诗歌艺术的重要文献。其优美的诗句和深刻的寓意,为后世的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与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更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