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其二 方元相生日

碧玉山围十里湖。
水云天共远,戏双凫。
河阳花县锦屏铺。
人不老,长日在蓬壶。
一笑且踟蹰。
会骑箕尾去,上云衢。
十分深注碧琳腴。
休惜醉,醉后有人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小重山 其二 方元相生日》是宋代诗人周紫芝的作品。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周紫芝: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他与苏轼、黄庭坚等人齐名,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诗作以婉约清新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代表作有《鹧鸪天·西都作》、《雨中花慢·送叶丞相赴行在所》等,其中《鹧鸪天·西都作》尤为著名。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碧玉山围十里湖,水云天共远,戏双凫。河阳花县锦屏铺。人不老,长日在蓬壶。一笑且踟蹰。会骑箕尾去,上云衢。十分深注碧琳腴。休惜醉,醉后
  • 译文:碧绿的山环绕着十里湖,水天相接远处嬉戏着两只鹅,河阳的花县和锦屏铺都在不远处。人们并不老,他们总是快乐地在蓬莱仙岛生活。我微笑着停留在原地,想象自己骑着箕尾星飞向天空,穿越云际。我深深地珍惜这美酒,但不要贪杯,因为醉后还有更多的美景等待着。
  1. 诗词赏析
  • 自然美景:诗中的“碧玉山围十里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碧绿的山峦环绕着一片广阔的湖泊,湖水清澈如玉,山色青翠欲滴。这样的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 人物情感:诗中的“人不老,长日在蓬壶”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永恒不变的美好愿景。这里的蓬壶,即蓬莱仙岛,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境界,只有在这里,人们才能摆脱世俗的纷扰,享受永恒的幸福。
  • 诗意表达: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诗中的景物描绘、人物情感以及诗人的自我思考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诗歌画面。
  1. 创作背景
  • 历史时期:此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化艺术繁荣。文人墨客们纷纷借诗歌抒发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作者境遇:据文献记载,周紫芝晚年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至南方某州,生活颇为凄凉。然而,他在诗中并未直接表达个人的不幸,而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的豁达和乐观。这种超越个人得失的精神风貌,使得这首诗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小重山 其二 方元相生日》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碧玉山、水云、双凫等,这些意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
  • 语言风格:诗的语言优美、简洁、流畅,充满了音乐感。尤其是诗中的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长日在蓬壶”,既表现了人物的情感状态,又寓意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结构布局: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描绘了诗人所见到的自然景观,而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使整首诗既有外在的景物描绘又有内在的情感抒发。
  1. 文化意义
  • 反映时代风貌:作为北宋时期的文学作品,《小重山 其二 方元相生日》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还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传承文化精神:该诗的创作和流传,不仅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还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这对于当今社会的人们仍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小重山 其二 方元相生日》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审视人生、思考人生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