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林天和 其二

行配古君子,齿尊乡丈人。
傥来名位晚,长往诔文新。
薤露空悲腊,刍灵不见春。
诸郎无过毁,寿考没元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林天和其二》是宋代诗人张元干的作品,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以下是对其作品的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张元干(1093年—约1165年),字叔党(一字仲宗),号芦川,晚号三教布衣,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北宋抗金名将张浚之孙,南宋初文学家、书法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名动,是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善文。张元干自幼聪明好学,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他的文学造诣深厚,尤其是在词的创作上有着极高的成就。
  • 诗词原文:行配古君子,齿尊乡丈人。傥来名位晚,长往诔文新。薤露空悲腊,刍灵不见春。诸郎无过毁,寿考没元身。
  • 诗词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林天和的哀悼之情。首句“行配古君子”意味着林天和生前行止端正,与古代君子相媲美。接着“齿尊乡丈人”,表示林天和在乡里受到尊敬,地位显赫。然而,“傥来名位晚”暗示了林天和虽然享有盛名,但生命的晚年却已到来,这是对林天和命运的无奈感慨。接下来的两句“长往诔文新”和“薤露空悲腊,刍灵不见春”则进一步表达了对逝去之人深深的怀念和悲痛。最后一句“诸郎无过毁,寿考没元身”则是一种安慰和祝福。这句话意味着尽管林天和已经离去,但他的精神和品德依然被人们所铭记,他的长寿和健康也得到了人们的祝福。

张元干的《挽林天和其二》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悼念之作,它更是一幅情感丰富、艺术精湛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歌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