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闺有美人,终宵抱长叹。
念彼远征客,风露如许寒。
耿耿不成寐,怅然理哀弹。
离鸾韵纤指,曲终泪阑杆。
幽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幽闺》是元代施惠创作的传奇戏剧,又名《拜月亭》、《幽闺记》。下面将对《幽闺》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剧情简介:《幽闺》讲述了王尚书之女瑞兰和母亲因避兵乱而逃难相失的故事。在逃亡途中,瑞兰遇到蒋世隆并拜他为兄,两人共同生活。然而,当瑞兰回家后,她思念蒋世隆,并在庭中拜月祈求再得相会。
艺术特色:《幽闺》作为南戏剧本,是根据关汉卿的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改编而来。其艺术特色在于展现了金末战乱背景下的悲剧情感,以及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剧中通过瑞兰与蒋世隆的爱情、母女之间的分离和重逢,深刻表达了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对战争破坏的控诉。同时,剧中的对话生动自然,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历史背景:该剧创作于元代,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战乱之中,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幽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文化价值:作为南戏剧本,《幽闺》不仅展示了南戏的独特风格,也体现了元代南戏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它通过对《闺怨佳人拜月亭》的改编,保留了关汉卿杂剧的基本框架,同时又加入了新的人物和情节。这种创新使得《幽闺》成为了南戏经典之作,对于研究元代文学和戏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社会影响:《幽闺》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且至今仍被许多学者和读者所津津乐道。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心态。
《幽闺》是一部蕴含丰富情感和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展现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深刻地反映了元代战乱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纠葛。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戏剧和文学的平台,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