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胡国器游历崌

枯筇挂倒星斗傍,意行屈曲忘陵冈。
忽逢萧寺倚岩腹,门前水影涵山光。
凭虚飘欲上霄汉,览远浩如浮大沧。
嗟子失身坠世网,恨不与子同翱翔。
白莲共结清净社,红裙绝意温柔乡。
何当脱屣声利场,从渠万态争炎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胡国器游历崌》并非程洵的作品,而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诗作。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胡国器一同游历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诗的前两句“枯筇挂倒星斗傍,意行屈曲忘陵冈”,用“枯筇”(老竹杖)起笔,形象地描绘了行走于夜色中的孤独与静谧,仿佛与星辰为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在夜晚独自行走时的感受,也象征着他对于人生旅途中孤独与寂寞的态度,以及对于超脱尘世的渴望。

接下来的诗句“忽逢萧寺倚岩腹,门前水影涵山光”展现了诗人意外遇见一座宁静的寺院,门前清澈的水流映照着山光,这种景象让他产生了深刻的感受。这里的萧寺可能是指某个安静的寺庙或者道观,而门前的水影和山光则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

诗的最后一句“凭虚飘欲上霄汉,览远浩如浮大沧”则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以及对广阔世界的认识。这里“凭虚”可能意味着诗人在某种状态下超越了现实世界的限制,而“霄汉”和“大沧”则分别象征着天空和辽阔的海洋,寓意着诗人对于无限可能性的追求。

《次韵胡国器游历崌》是黄庭坚的一首充满哲理和审美情趣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人生、宇宙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