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鲜金碧照崔嵬,殿阁园林迤逦开。
留恋白云禅客少,寂寥青嶂晓猿哀。
山川胜处天然巧,景象穷时石也摧。
靖节远公如可作,不应莲社愧刘雷。
游善权洞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竹陵善权洞二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薛季宣的作品。该诗通过描述善权洞内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下面将从原文、注释、译文、赏析和写作背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原文:
左右蜗蛮战,晨昏燕蝠争。
九星宁曲照,三洞独何营。
世事嗟兴丧,人情见死生。
阿谁能种玉,还尔石田耕。注释:
- 左为左边的蜗牛和蚊子在争斗;右为右边的蜗牛和蚊子在争斗。
- 晨昏:清晨和黄昏。燕蝠:指燕子和蝙蝠。
- 九星:古代天文学中,指北斗七星中的九颗星。
- 三洞:这里指三个洞穴。独何营:独自如何经营。
- 世事:世间的事情。嗟:感叹。
- 人情:人的情感。见死生:看到生死。
- 阿谁:谁。种玉:种植玉石,喻指追求高尚的理想或美德。还尔:让你。石田耕:耕种石头般的田地,暗喻贫瘠的生活。
译文:
在左右两边蜗牛与蚊子在争斗,无论是晨昏还是日夜都如此。天空中的北斗星,似乎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而其他三座洞穴则似乎被遗忘。世间之事总是让人感叹,人生的喜悲交替,就像燕子和蝙蝠的争夺一样。谁能像种玉那样追求高尚的理想,或者让石头般的田地得到耕种呢?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善权洞内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的“左右蜗蛮战,晨昏燕蝠争”形象地描绘了善权洞内外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九星宁曲照,三洞独何营”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最后两句“世事嗟兴丧,人情见死生。阿谁能种玉,还尔石田耕”,更是将诗人的人生感慨与哲理思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反思。写作背景:
薛季宣生活在北宋中期,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辞官归隐。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们的生活困境,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关怀。在这首诗中,薛季宣通过对善权洞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的感慨,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游竹陵善权洞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蕴含着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深刻的思考与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