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元夕郡侯邀赋

梅妆堪点额,觉残雪、未全消。
忽春递南枝,小窗明透,渐褪寒骄。
天公似怜人意,便挽回、和气做元宵。
太守公家事了,何妨银烛高烧。
旋开铁锁粲星桥。
快灯市、客相邀。
且同乐时平,唱弹弦索,对舞纤腰。
传柑记陪佳宴,待说来、须更换金貂。
只恐出关人早,鸡鸣又报趣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木兰花慢·元夕郡侯邀赋》是宋代作者刘应雄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词的内容和背景:

  1. 诗词原文
  • 《木兰花慢·元夕郡侯邀赋》的原文如下:
梅妆堪点额,觉残雪、未全消。 忽春递南枝,小窗明透,渐褪寒骄。 天公似怜人意,便挽回、和气做元宵。  
  1. 诗词赏析
  • 意境描绘: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和对元宵节的喜悦心情。梅花作为冬去春来的象征,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诗人通过“梅妆”这一细节,巧妙地将梅花与美人妆容相结合,增加了诗词的艺术美感。
  • 情感表达:诗中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元宵佳节的期待。通过对比冬日的寒冷与春天的到来,诗人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情绪变化。同时,诗人以元宵节为背景,表达了对节日气氛的喜爱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

刘应雄的《木兰花慢·元夕郡侯邀赋》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一首反映宋代社会风情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词的阅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的文化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