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汉,怪复丑。
眼直鼻蓝镵面,南看北斗。
解使日午金乌啼,夜斗铁牛吼。
天地旋,山河走。
羽族毛群,失其所守。
直得文殊普贤出此没彼,七纵八横,千生万受。
偈八首 其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八首·其六》是宋代僧人释慧远的作品,通过禅宗思想的阐述,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领悟佛法的境界。该诗以“一法既通,万法无碍”为开篇,强调了佛法的根本原则和深远影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原文:
一法既通,万法无碍。
拈起笊篱,放下布袋。译文注释:
- “一法既通”指的是当一个人掌握了佛法的核心原理后,其他所有法门都会变得清晰易懂。
- “万法无碍”意味着通过理解这“一法”,就能超越一切法的界限,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 “拈起笊篱,放下布袋”是一种形象比喻,笊篱是用来捞取水中物品的工具,布袋则是装东西的容器。这里用来比喻在修行中,既要有把握核心道理(笊篱)的智慧,也要能随缘(放下布袋)以接纳不同的修行方法与境界。
- 作品赏析:
《偈八首·其六》以其简洁而深刻的句子,展示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它不仅表达了佛法的普适性,还通过生动的形象比喻,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佛法,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此外,这首诗的语言平实而富有哲理,使其成为研究宋代禅宗思想和文学的重要文献。
《偈八首·其六》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深具禅宗意味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进一步理解和体验禅宗文化的魅力及其对于现代人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