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仁勇
诗:偈八首 其七大方无外,大圆无内。 无内无外,圣凡普会。 瓦砾生光,须弥粉碎。 无量法门,百千三昧。 注释: 1. 大方:这里指佛教中的“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和境界,是超越世俗的宽广与深远。 2. 无外:意指这种智慧和境界不受任何外界限制,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3. 大圆:通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圆满、完整或完美状态。这里用来形容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4. 无内
诗句释义: 1. 真相无形,示形现相 - 这句诗描述的是事物的本质或真相是看不见的,需要通过外在表现来感知。"示形"指的是将事物表现出来,"现相"即显现出其形态或状态。 2. 千怪万状,自此而彰 - "千怪万状"表示各种各样的奇怪现象,"自此"指从这个点开始。这里暗示着从这个点开始,各种奇特的情况和面貌逐渐变得明显。 3. 喜则满面光生,怒则双眉陡竖 -
【注释】 偈:佛教中说唱的韵文,这里指诗词。风鸣条:风声像吹奏乐一样。雨破块:雨水打在地面上,发出声响。晓来:天刚亮的时候。枕上:睡觉时枕头旁。莺声碎:黄莺叫声细碎而急促。虾䗫蚯蚓一时鸣:小虾、蚯蚓同时鸣叫。妙德:佛经中指佛所具有的功德。空生都不会:佛所具足的功德,不是人为所能创造的,是自然生成的。都会:都能做到。三个成群,四个作队:指修行之人,能聚集成群,能组成队伍。 【赏析】
【注释】偈:梵语“偈”是佛经中的一种韵文形式,即佛教徒念诵的颂赞之词。无弥勒:佛教传说中,阿弥陀佛在成道时曾发愿,来世再来之时,以金色身出现于人间,故称“无弥勒”。“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意译即是说,天宫和地府都不可能找到弥勒菩萨,因为弥勒菩萨在来世时将以金色身再临人间。太虚空:梵语“萨埵耶”,意为宇宙空间,或大千世界,这里指宇宙间的一切。如何寻不得:意译是说,即使人们费尽心思,四处寻找
注释:古人的今天的人在使用,今天的古人为古人所用。 古今无背面,今古几人知。 译文:古人的今天的人在使用,今天的古人为古人所用。 我们无法知道过去的人和现在的人的对比和联系,也无法知道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这种关系。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对时间的一种感慨。它告诉我们,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相互依存的。古人用着今天的人们使用的东西,而今天的人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历史
偈八首 其四 有手脚,无背面 - 这里指一个人可以行动自如,但是却不能看到自己身体的背面。 明眼人,看不见 - 比喻那些善于观察的人却无法看清真相。 地右转 - 比喻事物的运行变化是有规律的,就像天空在左面旋转,而大地在右面转动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有个汉子,相貌奇特,丑陋无比。 眼睛直视前方,鼻子呈蓝色,面颊凹陷。 他向南看北斗星,能让人感到时间在流逝。 他能控制太阳中午时分的阳光和月亮夜晚的光辉。 天地转动,山河奔流,各种生物失去它们的领地。 直到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出现,才能平息这场混乱。 八次横祸,众生承受着无数劫数的磨难
秋风凉爽,松树的叶子长长。 没有归来的客人,想念家乡。 译文: 秋风清爽宜人,树木的叶子随风摇摆。 远方的游子尚未归来,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真相无形,示形现相。 千怪万状,自此而彰。 喜则满面光生,怒则双眉陡竖。 非凡非圣,或是或非。 人不可量,天莫能测。 直下搆得,未称丈夫。 唤不回头,且莫错怪
大方无外,大圆无内。 无内无外,圣凡普会。 瓦砾生光,须弥粉碎。 无量法门,百千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