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七首 其六

八月秋,何处热。
风入松,声瑟瑟。
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
不是对景对机,不是应时应节。
下座巡堂去,吃茶珍重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七首 其六》是宋代诗人释守端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意境和对佛法真谛的追求。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诸人法眼藏,千圣莫能当。为君通一线,光辉满大唐。须弥走入海,六月降严霜。法华虽恁道,无句得商量。

  2. 作者介绍:释守端(一○二四~一○七二),俗姓葛,衡阳(今属湖南)人。幼事翰墨,及冠依茶陵郁禅师,后住舒州白云寺,为南岳下十二世,杨歧会禅师法嗣。神宗熙宁五年卒,年四十八。

  3. 作品赏析:《偈七首 其六》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深刻的理解。其中“诸人法眼藏,千圣莫能当”表明释守端认为只有少数有慧根的人才能理解和领悟佛法的核心;“为君通一线,光辉满大唐”意味着释守端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教导,使更多的人受益,照亮整个大唐;“须弥走入海,六月降严霜”则描绘了一种深邃而庄严的佛理景象,象征着佛法无所不在却又难以捉摸;“法华虽恁道,无句得商量”则表达了虽然佛法深奥复杂,但仍需不断探索与思考。

这首诗不仅是对佛法的深刻体悟,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和对精神追求的表达。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释守端对佛法的深厚情感及其对真理不懈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