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四首 其九

心月孤圆时,光非十五六。
迷者以圆观,智者应妙触。
印危崖,鉴川陆,一性圆通无委曲。
了非心外逐尘缘,下坂不走天然速。
谁道速,有佛之处不得住,无佛之处一时足。
时来铁解放光明,运至石头成白玉。
幸逢施主大开张,古佛慧命汝今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十四首·其九》是一首由宋代释印肃所作的诗作。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述心月的圆满与光华,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洞察真相的智慧。以下是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

  1. 诗作原文
  • 心月孤圆时:描述了一颗孤独而圆满的心月亮,暗示着心灵的纯净与宁静。
  • 光非十五六:指出了光不是十五或十六日那样明亮,意味着智慧和真理并非固定不变。
  • 迷者以圆观:提醒人们,对于世界的误解往往源于对事物的表面理解。
  • 智者应妙触:智者能够通过微妙的洞察力来领悟事物的本质。
  • 印危崖,鉴川陆:比喻智者如同岩石上的印记,能够照见广阔的河流和陆地。
  • 一性圆通无委曲:强调了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和简单明了的真理。
  • 了非心外逐尘缘:提醒人们,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追求物质的享受或外在的事物。
  • 下坂不走天然速:意指即使身处困境,也能自如应对,不慌不忙。
  • 谁道速有佛处不得住:反驳了那些认为只有在没有佛陀的地方才能修行的观点,指出佛陀处处存在,关键在于内心的修行。
  1. 诗作鉴赏
  • 意境高远:《偈颂十四首·其九》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真谛的探索和对智慧的追求。
  • 语言精炼:诗中的用词简练而富有深意,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流畅而又不失深度。
  • 寓意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人生哲理融入其中,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命的智慧和力量。
  1. 文化背景
  • 佛教影响:《偈颂十四首·其九》反映了佛教禅宗对于世界本质和个体修行的深刻理解,体现了禅宗思想中“明心见性”的理念。
  • 文人墨客:诗中的思想也受到宋代文人的影响,他们倾向于追求精神上的独立和超脱,这也是当时文人普遍追求的一种生活态度。

《偈颂十四首·其九》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作品,它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艺术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不仅能够欣赏到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还能从中汲取关于生活和人生的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