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卢得法非僧相,庞老通明岂离家。
大事未成俱业网,除非了本是生涯。
偈颂十四首 其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十四首 其八》是宋代禅宗僧释宗杲的作品。此诗通过青毡与旧日僧的关联,表达了对圣恩的感激之情以及报答的方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释宗杲(1089年~1161年),俗姓李,名誾,号参遍,人称“参古”。北宋末南宋初高僧。原籍浙江钱塘,出生于江西豫章。1127年(宋徽宗政和三年)入灵鹫山开先寺剃度为僧,师事慧南。1147年(绍兴七年)住持开先寺。1153年(绍兴八年)示寂,葬于西湖之南屏山。
作品原文:
雨足烟敛云,竹深花更幽。
僧归青毡上,旧日不曾游。主题分析:本诗以自然景物为引子,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画,引发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在这首诗中,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他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情感解读:诗中的“竹深花更幽”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淡泊;“僧归青毡上”,则透露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一种回顾与怀念。整首诗流露出的是一种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悟。
艺术特点:该诗在艺术表现上,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刻。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内心世界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哲理意味。此外,诗人还擅长运用平仄韵律来增强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丰富内涵。
释宗杲的《偈颂十四首 其八》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首具有深远文化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领悟,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对于修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