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僧诗 杭之标摩云霄

标师之高摩云霄,在德岂在于泬寥。
一庵岭底寄幽独,抗迹萧然不入俗。
有时虚陟层崖眺,不闻其语闻清啸。
当时陆羽事幽讨,曾入青云预闻道。
取雨救旱驱神龙,此与人间事岂同。
冥机感异心之苗,此公所以称道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高僧诗 杭之标摩云霄》是清代文学家钱谦益的作品。该诗以“三高僧”为主题,描绘了三位高僧的风采和修行境界,展现了他们的崇高精神品质。

这首诗的开头部分描述了三位高僧的形象:他们身披袈裟,面容宁静,目光深邃。接着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内心充满智慧与慈悲,对世间万物都持有深深的同情与关爱。

诗人进一步描写了三位高僧的修行境界:他们在佛法中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能够超脱世俗纷扰,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他们的存在为人间带来了光明与希望,让人们相信善行与慈悲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与痛苦。

诗人表达了对三位高僧的敬仰之情:他们的存在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人们在黑暗中前行;他们的精神力量如同一股清流,洗涤着人们的心灵。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三位高僧形象的描绘和对他们修行境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和信仰。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钱谦益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