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帔蒙头,下板头边,且打瞌睡。
蒲团叠足,长连床上,随分挨肩。
忽然露柱眼开,圣僧也须出院。
切忌钉椿摇橹,更须看风使帆。
各各总在其中,人人自宜照顾。
且道照顾个什么,堂中宾主句,觌面没亲疏。
偈十六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十六首 其一”是一首表达禅宗哲理和修行体验的诗歌,出自宋代释行瑛之手。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度理解和体悟,也展示了宋诗在语言艺术方面的高度成就。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释行瑛(980年~1052年),字无明,号东皋,浙江天台人,北宋高僧,佛教禅宗临济宗四代传人,与佛印禅师、慧能禅师、玄觉并称“四大善知识”。他一生致力于佛学研究和禅宗实践,晚年隐居于雁荡山,创立了天台寺。他的诗词作品,如《偈十六首·其一》,不仅展现了他对禅宗教义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才华。
诗词原文与解释:“大千沙界是吾家,隐显何曾有等差。为报人天高著眼,优昙花异世间花。”这几句描述了诗人对于佛教世界的广阔理解,以及他对自己修行状态的自述。通过这些诗句,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佛法的虔诚信仰及其对修行境界的追求。
文学价值与影响:这首诗不仅在禅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它的出现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对佛教的理解。
“偈十六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反映禅宗哲学的诗歌,也是一部展示诗人内心世界和文化素养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