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五首 其八

心念分飞,如何措手。
赵州狗子佛性无,只个无字铁扫帚。
扫处纷飞多,纷飞多处扫。
转扫转多,扫不得处拚命扫。
昼夜竖起脊梁,勇猛切莫放倒。
忽然扫破太虚空,万别千差尽豁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二十五首 其八”是一首表达禅宗思想的作品,由宋释坚璧所作。此诗以仲冬严寒为引子,比喻佛祖的智慧如同太阳般在冬天也能照到万物上,同时批评了当时一些修行者只是表面学习,而未深入理解佛法的真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宋释坚璧,是南宋时期的一位禅宗僧侣,他的这首偈颂反映了他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 作品出处:该诗收录于《偈颂二十五首》中,这是一部记录宋代禅学思想的集子。
  1. 诗意解析
  • 主题思想:诗中的“一阳长至”指的是冬季中阳气逐渐回升,暗喻佛性在苦难中依然能够成长和发展。通过这一比喻,诗人表达了对佛法真理的坚定信仰和对众生不离不弃的关怀。
  • 象征意义:“佛祖有机关,俱落第二义。”这句话揭示了佛教中的一种哲学观念——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真理,唯有通过修行才能领悟到佛法的核心。
  • 批判现实:“岂不见沩山寂子与香严?”诗人通过对两位禅师的描述,批判了那些仅停留在口头上的修行方式,认为真正的修行应注重内心的实践,而不是空洞的形式。
  1. 艺术特色
  • 形象比喻:诗中使用了生动的形象比喻,如“一阳长至”和“泥土里洗”,这些比喻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文学美感,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禅宗的思想。
  • 语言简练:“北人偶与南人会,借问如何吃荔枝。”这样的诗句简洁明了,却富含哲理,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1. 文化影响
  • 禅宗传播:这首诗作为禅宗思想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后世的禅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南方地区。
  • 文学价值:作为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风格,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思想潮流和宗教信仰,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1. 当代启示
  • 生活智慧: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这首诗提醒人们要有一颗宁静的心,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持。
  • 修行指导:对于那些正在修行或寻求精神指导的人来说,这首诗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实践的途径,帮助人们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心灵的安宁。

不仅能够领略到宋代文学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精神慰藉。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禅宗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现代人心灵成长的一种启迪和引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