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一首 其十

南泉麻谷与归宗,道眼元来总不通。
去礼国师瞻相好,区区只到半途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三十一首 其十》是宋代释玿的作品。释玿,亦号石庵,他不仅是南岳下十七世的继承人,还是蒙庵思岳禅师的法嗣。在《石庵玿和尚语》中收录了四十首诗歌,其中就包括了《颂古三十一首 其十》这一篇。

这首诗通过“儿活计口皮边,点著风驰与电旋”来表达作者对早年生活态度和方式的反思。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展现了年轻时的生活状态和追求的速度感。同时,也隐含了对于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悟和思考。

诗中的“谩说镇州萝卜大,何曾亲见老南泉”则表达了作者对知识深度和理解的渴望。这里的“镇州萝卜”可能暗指一种浅显易懂的知识或技艺,而“老南泉”则可能象征着深不可测的知识或智慧。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深入钻研和探索的重要性。

从创作背景来看,释玿生活在一个注重禅宗实践的时代,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思想情感,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追求。《颂古三十一首》系列作品,通过颂扬历史上的佛教高僧及其教诲,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和精神境界。

《颂古三十一首 其十》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感悟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象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僧人释玿的文学才华以及他所生活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价值观。

相关推荐